(粤新办供图)
2月27日,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广东省委将2025年定为“隐患排查治理年”,着力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了《广东省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
出席发布会的有,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再华先生,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局长邓正雨先生,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宇先生,广东省林业局局长蒋宏奇先生。发布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一级调研员邓广志主持。
邓广志介绍,广东省委将2025年定为“隐患排查治理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安排,目前相关工作正积极有序全面展开。
(粤新办供图)
王再华介绍,2024年,广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7%、12.5%,其中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9%和26.3%;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指标降幅明显,为历年来最大。二是聚焦“九大行动”58项重点任务落细落实,配套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带动全省各级各地检查服务生产经营单位256.5万家次,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3.9万多个。三是群众身边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四是推进化工老旧装置改造,64家涉及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的化工企业、188套投产超过20年的老旧装置,按要求整治、改造或退出。持续打通“生命通道”,2024年共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障碍物89.82万处,督促整改占堵疏散通道50.01万处。
(粤新办供图)
王再华介绍,近日,省安委会制定了《广东省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具体部署包括4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一是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危险作业、重要工程、敏感时间节点5个方面,组织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帮助企业查找风险隐患,实行省、市、县三级分级分类管理,排查企业和隐患底数,严格督促落实整改责任。二是聚焦强化监管执法人员培训、重点行业负责人培训、高危行业人员考核培训、特种作业管理优化、专家服务指导帮扶、利用安责险深度参与隐患治理等6项任务。三是全面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四是聚焦工程质量监管、产品质量监管、老旧设施设备安全筑底、标准提升行动等4项重点任务,依靠标准和管理推动提升产品安全质量。
王再华表示,省安委会将实行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工作进展进行动态监测;将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运用好“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等工作方法,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安委会成员单位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统筹安全生产专家库、信息化平台等资源,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
“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王再华说。着重从六个方面,提升隐患排查治理的质量。一是开展专家帮扶治理隐患。二是协调推进城镇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等“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整治。三是围绕城市生命线、危路危桥、危化装置、城镇燃气等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更新一批安全风险高的老旧设施设备、淘汰一批安全标准低的落后生产工艺。同时,大力推进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四是建立健全“政府吹哨、保险报到、专家帮扶、惠企助安”工作机制,推动构建“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专家+保险机构”的安全治理模式,指导各地运用“五方”联动机制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五是完善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对报告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实行奖励。六是吸取事故教训治理隐患。加大事故提级调查和挂牌督办力度。
邓正雨介绍,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步趋好。一是道路风险持续下降。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二是全省公安机关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靶向治理,有力地净化了路面秩序。三是针对人、车、路、企、事“五大要素”隐患实施信息化管控、闭环式治理,排查治理5428处部省市县四级督办隐患路段,定期向全省2.1万家运输企业精准推送“企业画像”报告,动态消除企业安全隐患。四是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会商研判、挂牌整治、预警约谈等机制,有效压实管理责任。
(粤新办供图)
邓正雨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实施全链条、精细化治理。一是持续加强责任体系建设。二是深入推进部省市县四级督办隐患路段治理,排查整治事故多发、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马路市场、学校周边道路等高风险路段隐患。三是持续加强路面秩序管控。深入开展酒驾醉驾、超限超载、“飙车炸街”等集中整治行动,强化“两客一危一重货”等重点车辆执法监管,运用“多法衔接”机制加强溯源追责。四是推进电动自行车规章制度建立、非机动车道建设、AI智能劝导等措施,系统治理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的安全监管。
王再华介绍,“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为基层减负。聚焦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第二,给企业帮扶。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王再华表示,主要做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启动“一盘棋”响应。建立了一支拥有1711名实用型专家的帮扶队伍,推动解决基层企业技术力量“不托底”、专业问题“把不准”的短板。二是通过进行一次政策宣讲、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帮扶一次会诊自查的“三个一”措施,聚焦重点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同时,创新方式方法,高效推进帮扶行动。比如,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开展试点,搭建“线上医院”网络问诊平台,对问诊需求进行智慧化分析解答,“零距离”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难题。三是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带头狠抓落实,在减少检查、规范检查的同时开展帮扶、强化服务。
王再华介绍,自行动以来,全省累计派出各行业领域专家1.15万人次,帮扶基层企业单位8600多家,组织政策宣讲及业务培训1.6万多场,覆盖10万多人次,开展应急演练1700多场,带动全省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9万多项,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撑作用,让企业通过排查整治、指导服务得到真正的安全“实惠”,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
杨宇指出,为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特别是地下工程领域安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广东省将重点抓好以下措施: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同时,督促各地切实加强暗挖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二是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制订或修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键性政策文件。同时,加强对基层的督导检查帮扶,对监管部门检查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肃追责。三是深化“数字住建”建设,稳步推进危大工程管控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关键环节的可视化。大力推广智能建造相关技术,有效提升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粤新办供图)
蒋宏奇介绍,广东省森林防火部门将从6方面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从严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一是结合落实林长制压实第一责任人森林火灾防控责任,全面实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压实各级行业监管部门、经营单位、乡镇村居主体责任和护林员巡护责任,二是严格火源管控。同时,科学及时发布禁火令或禁火通告,推广实施违规野外用火举报奖励制度。三是常态化全面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及时清理。组织森林防火专家指导帮扶,推动各地各单位采取隔离带开设、重点林区林缘增湿作业、纯针叶林区林分优化等有效措施。四是高标准做好城镇周边、重点部位防灭火设施建设,以兼具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探索经济树种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模式,加快补齐粤东西北地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短板。五是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森林防火专业队员靠前驻防,全力打早打小,避免形成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科学组织指挥开展火情处置,严守安全底线,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事件。六是加强宣传教育。
(粤新办供图)
王再华表示,广东省将聚焦“防、救、新”三件事,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一是立足于“防”,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三防各项责任制,全面落实备汛措施。运用好防汛备汛总结复盘成果,进一步完善三防指挥部协同联动机制。持续落实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深化开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二是着眼于“救”,组织修订完善广东省总体应急预案,推动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预案并参加考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打造空地一体联合救援,加快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统筹发挥专业应急力量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不断提升“平急转换”能力。三是聚焦于“新”,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机制。深入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深化建设应用“智慧应急”大、中、小屏端,推进广东省应急安全实验室、省防灾减灾创新应用平台建设。(陈伟赞)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