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广州荔湾:文化做“引”推动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6 09:35: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荔湾区围绕《荔湾区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高度重视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工作,聚焦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打响荔湾区中医药品牌,扎实推动荔湾中医药强区建设。

引政策活水,育岐黄新枝

2022年区政府印发实施《广州市荔湾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对中医药项目发展、传承人培养、资料整理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引入中医药项目进驻荔湾非遗集聚区。作为广州首个生产性非遗园区,荔湾非遗集聚区现有非遗大师工作室27家,其中中医药工作室5家(西关正骨、采芝林、郑氏推拿养生文化、西关助孕名家工作室、西关中医文化),部分工作室已开设门诊服务,运营状况良好,真正实现“医药不分家”的探索。荔湾非遗集聚区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让利、传承人自主运营的三方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缓解了非遗传承压力,助力中医药项目打造集生产、展示、体验、交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平台,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影响力。

引文化根脉,固杏林之本

中医药非遗在荔湾区优势明显、地位突出。区内现有中医药非遗项目17项,约占非遗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各级传承人18名。

重视荔湾区中医药品牌资源保护,支持符合条件中医医院、中药企业挖掘和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2022年、2024年两批次新增区级中医药非遗项目12项。支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申报“火龙药酒熨疗法”项目成功认定为2024年区级非遗项目。西关正骨、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再增加认定一项区级非遗项目。

引文旅新风,通产业脉络

鼓励中医药名企、名院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产品、服务和应用场景多元化,顺应市场推出非遗药膳、汤方等食疗保健产品,积极探索荔湾区中医药项目之间,以及与其他非遗项目之间的对接合作,研发出采芝林广绣香囊等中医药文创产品,以拉动文旅消费为抓手,提升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消费。

加强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和品牌建设。借助永庆坊非遗街区、清平中药材市场、广州文化产业博览会、广州医药港等场所和展会平台,加大荔湾区老字号中医药品牌资源宣传力度。邀请中医药项目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非遗过大年”体验活动、青少年非遗研学、中医药知识讲座等。推荐区内中医药项目参与省市非遗展览展示活动。加强中医药项目的传播,在荔湾非遗宣传书籍中,对中医药项目进行图文展示。

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清平中药材市场的旅游资源,着力推动旅游线路更新创新,增强全域旅游吸引力,激发中医药文化和岭南文化时代活力,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文商旅融合精品线路。通过串联永庆坊、上下九、沙面-西堤、陈家祠等知名旅游景区,将清平中药材市场纳入荔湾区精品旅游推荐路线,策划推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主题旅游线路。(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