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2月以来,南沙街道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督导、站点管养、硬件设施提升方面持续发力,深入璧珑湾、滨海郡城等小区开展“入点”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实打实”精准宣传、“面对面”深入讲解,鼓励引导居民养成主动分类、定点投放的生活习惯,让“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精准宣传,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由南沙街道垃圾分类骨干、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走入璧珑湾、滨海郡城等小区,逐门逐户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送到居民手中,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及资源化再利用流程,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全民行动中来。
此外,志愿者们还对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经验进行调查,认真倾听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建议和意见,详细做好记录,并以家庭日用物品为例针对常见投放误区进行解疑答惑,帮助居民更深入地理解生活垃圾分类常识。
“菜叶果皮、剩饭剩菜、鱼内脏都是厨余垃圾,你们可以单独放在袋子里,扔的时候破袋投放在厨余垃圾桶里,袋子投放在其他垃圾里。”桶边督导是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实现观念转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入点”宣传过程中,垃圾分类站桶员现场督导居民投放,及时制止没有分类、混投等行为,手把手指导居民群众正确、精准分类。
培训整改,补齐精细管理短板
针对物业管理居住区存在的垃圾混投、垃圾落地、大件垃圾投放点不规范等问题,南沙街道在小区垃圾投放点进行现场培训、现场指导整改,明确值守人员职责任务,完善工作细节,进一步提升管养水平。
根据投放点的日常维护与检查要求,结合值守督导员、站桶员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站桶督导专项培训活动,面向各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重点讲解垃圾分类的操作流程、投放点位日常管理要求以及站桶督导“五步法”,有效补齐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站点管养、政策规定和第三方检查标准缺乏了解、执行不到位的短板,更好地发挥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宣传、监督、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
长效推进,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以前总觉得厨余垃圾破袋投放很麻烦,在督导员的手把手指导之后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小区居民陈女士表示道。今年来“入点”宣传培训活动累计覆盖65个居住小区,共计3000余人次。
据南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全街道已经建成56个生活垃圾分类厢房式投放点,通过打造广隆村、坦头村、沙螺湾村、蕉门村及东瓜宇村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典型村,创建云山诗意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下一步,南沙街道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点带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精准率,引导更多居民从“要我分类”转变到“我要分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