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参与度与准确率,2月23日,南沙街道在滨海珺城小区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齐参与 绿色家园共守护”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
“花”式宣传,环保理念入人心
“每利用1吨废塑料至少可回炼600公斤柴油;每回收一个易拉罐,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如果多回收一吨纸,就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公斤……”
工作人员通过"理论讲解+实操"的方式向居民详细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四分法”标准、资源化再利用流程及常见投放误区,并通过“四色垃圾桶”模拟投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以及有害垃圾,让居民从“随手一扔”到“想想再扔”,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实现“物尽其用”。
为营造全民分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广州“志愿时”系统平台注册摊位,工作人员耐心为小区居民介绍“志愿时”平台的注册流程、服务内容、系统功能等,号召大家主动成为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寓教于乐,低碳环保齐参与
“废弃塑料瓶应该投入哪个颜色的垃圾桶?”“用完的鸡蛋壳属于什么垃圾?”“大棒骨为什么属于其他垃圾?”……活动现场,互动工作人员以家庭日常生活物品为例,通过有奖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居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地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常识。
与此同时,以集章打卡的方式串联的分类图案创意涂画、分类扔飞镖等趣味游戏则成为了“人气焦点”。小朋友们手持彩色画笔,在帆布袋上绘制四色分类标识、环保标语或卡通图案,创作出兼具实用与创意的环保购物袋;分类投飞镖游戏中,参与者随机抽取印有垃圾名称的卡片,并将飞镖投向对应颜色的靶心,正确率高者可赢取奖品。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今天玩了这些游戏才发现记住分类规则其实很简单!”参与活动的李女士表示新颖的体验方式让垃圾分类知识变得有趣且实用,并与小朋友在“垃圾分类齐参与 绿色家园共守护”主题墙下打卡合影。
多措并举,民生实事落实处
垃圾分类既是关系群众生活品质的“关键小事”,也是直接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民生实事。
“目前街道大部分社区都已经设置了定时投放、定时指引、设施齐全的投放点,并通过厨余垃圾破袋投放活动为主动分类并破袋投放厨余垃圾的居民发放垃圾袋,鼓励居民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南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南沙街道在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典型村的示范效应,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养成自觉分类、定点投放的良好习惯。
下一步,南沙街道将加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宣传活动力度,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高质量推进南沙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水平、走前列。(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