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年味遇上创新消费场景,制造业名城东莞在这个春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
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除夕至大年初七),全市合计接待游客总数522.6万人次,同比增长4%,实现旅游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9.4%,均创下近年春节最好成绩。
东莞以春节为支点,撬动内需扩容升级,书写着从“世界工厂”到“产城人深度融合”的进化故事。
消费场景创新破局:
传统春节变身流量经济新IP
东莞以“新春·进莞来团聚”为主题,九大版块+超400项精品文旅体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年味浓郁、内涵丰富的文化嘉年华。
2025潮流南城・新年嘉年华以“传统+潮流”的混搭模式,打造元宇宙光影秀、非遗文创市集、新能源汽车体验馆等50余个特色消费场景,吸引超300万人次参与,直接拉动消费17亿元,成为东莞新春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消费盛会。
东莞还专门引进了国内知名艺术书展品牌——第六届BIGGER艺术书展落地东莞,这也是该艺术书展品牌连续两年第二次落地东莞。
打卡莞城阿奇、体验新春民俗活动、探寻“东莞记忆”……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是不少人的出游必选,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人从众”模式持续刷屏。
在松山湖,十多个来自东莞本地与异地特色的非遗项目陆续亮相游园会活动,春晚出圈的英歌舞恢弘气派、清溪麒麟舞灵动腾跃、长安锦厦女子龙舞飒爽生风、麻涌小英雄粤剧的童声清唱、桥头莫家拳虎虎生风……让到场观众直呼过瘾!
在万江,花Young莞邑龙湾花灯会让人“玩出花”“看花眼”,吃汤圆、赏花灯、逛集市更有鱼灯舞、非遗火壶、踩高跷簪花汉服、醒狮巡游......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集文化、艺术与美食于一体的新春盛会。
鸦片战争博物馆、南社古村落、隐贤山庄、东莞香市动物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热门A级旅游景区迎来大量市民游客观光打卡。
东莞非遗节庆精彩不断,民俗体验点亮新春。全市各大景区、商圈深度融合传统民俗元素,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烘托节日氛围。
此外,为促进消费,东莞还发放千万消费券,以数字化营销实现“线下引爆、线上破圈”,让传统春节变身流量经济新IP。
“反向团圆”重塑人口流动:
522万人次的产城进化密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这座“世界工厂”一直是观察人口变迁背后经济转型的窗口。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四十余年中,有超2亿人在东莞工作过。
而今年春节假期,这座流动的城市悄然发生着变化。与以往春节期间被戏称为“空城”不同,这个春节,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选择了留在东莞。他们不再长途返乡,不再匆匆离开这座城市,而是把远在老家的家人接到东莞,一起在这里过团圆年。
在东莞,还有不少外国友人选择在这里过年,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包容。东莞的多元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更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外国友人的“莞味”新春在全球圈粉,津巴布韦医学生、加拿大芭蕾舞者、美籍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员、智利设计师和中非混血音乐人......他们在莞过年的独特体验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央媒、省媒及海外平台主动关注及刊发,视频还获得了中国驻海外大使的点赞转发,累计阅播量超过300万次。
此外,今年春节有许多东莞企业不停工不停产,不少公司自发为员工家属准备“团圆大礼包”,包括年货、景区门票和交通补贴,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东莞积极开展“暖心接站”“文化进企”活动,让节日氛围更浓厚。
不同于过去几年的招工难,自2月5日起,东莞众多企业迅速切换至“赶订单模式”,全力冲刺新一年的生产目标。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东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13396家,复工比例为97.4%。截至2月11日(年十四),全市企业开工率为98.72%,全市企业的返岗率为97.88%。目前全市返岗人数约335.53万人。
为保障2025年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东莞市人社局、工信局等部门联动发力,通过跨省招工、政策扶持、精准服务等举措,全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推动企业稳产达产。
跨省协作“抢人”,务工返岗无忧!春节假期未结束,东莞便启动跨省招工行动。正月初五起,市人社局组织企业赴贵州铜仁、湖南湘西等地开展劳务对接,提供岗位38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050人。同步通过“点对点”专车专列接回铜仁毕节等地返莞返岗员工约1500人,正月期间预计接返约3000人,确保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
从春节文旅消费的“开门红”到全年文旅发展的“满堂彩”,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努力丰富高品质、多元化、特色化旅游产品供给,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有力支撑,力争2025全年以“十四五”的精彩收官,为“十五五”打好基础。
东莞文旅新春第一会:
2025为全市文广旅体工作的统筹提升之年
岭南春早,实干争先。2月10日上午,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及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二号文”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要求,要提高站位领会“新春第一会”的“风向标”意义。顺应新的发展形势,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将2025年定位为全市文广旅体工作的统筹提升之年,将以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深化文旅体融合,集中资源打造高品质“展演节赛”,将文体资源提升转化为旅游资产,深度赋能“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旅游对经济社会的综合带动作用,打造规范有序、持续繁荣的文旅体大市场,助力东莞“经济大市挑大梁”。
会议强调,要凝心聚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发力抓好大项目大活动,要积极探索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要常抓不懈安全工作。
虽然春节已过,但在东莞的美好回忆却不会忘记,“去东莞真好!”(黄楚芳 供稿/供图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