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年鉴2024》在全市率先出版。
饶平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粤首第一县”的美誉。近年来,饶平县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全力推进“史志里的饶平”品牌建设。这一品牌不仅是对饶平丰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将其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强化“存史”功能。聚焦“年鉴改版创新、质量创先争优”目标,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推进,建立健全年鉴质量标准体系和每周大事记报送制度,严格履行“三审”制度,多视角、多维度录入大事、要事、新事、特事,加强年鉴资料和数据审核,着力打造精品年鉴,《饶平年鉴2024》在全市率先出版,比往年出版时间提前超3个月,推动质量效率“双提升”。同时,加快地方志数字化建设,打造“饶平年鉴”“方志饶平”等一批U盘,存储地情资料达615.4万字、图片876张,其中2024年地情书籍总字数与图片数量比2023年分别增长146%和250%;建立健全志书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方志旧书整理工作,分类分批登记归档,并作扫描数字化保存管理,推动万册旧书焕发“新活力”。
“史志里的饶平”进校园宣讲活动启动仪式。
强化“育人”功能。注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地方志、传播地方志,鼓励和引导全社会“读志”“传志”“用志”,创新开展“史志里的饶平”系列活动,分设方志文化“六进”赠书活动、集章打卡、走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宣讲等多种板块,并融入画展、考古挖掘DIY等“理论宣讲+”模式,参与人数6000多人次,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深入了解饶平历史文化及发展历程,讲好饶平故事。同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名人故居、研学基地等各类载体,建成县首个方志文献室和15个方志驿站,打造“家门口”的精神文化阵地。
所城镇大城所美丽圩镇客厅——县方志驿站。
强化“资政”功能。紧扣中心大局,充分参照方志中记载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乡村文化等地情资料,为置县研究、地标认定等工作提供权威依据和历史支撑。开展第三轮修志专题调研,精心梳理近20年大事记、图片、人物等内容,为镇村建设、城乡规划“把脉献策”。同时,探索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有效路径,创新搭建方志专家人才智库,吸纳涵盖潮学、文史、考古研究、教育培训、新媒体、数字化等各领域专家人才38名,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1人,其中2024年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数比2023年提高了166%,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数实现从无到有增长,学历水平和专业范围大幅度提升,为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志鉴编纂、地情资源开发利用、业务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方志成果转化利用,全力服务饶平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
饶平县以“史志里的饶平”品牌为纽带,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紧密相连,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新动能。在传承与创新中,饶平县正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郑雪云 供稿/供图:饶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