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新春· 进莞来团聚丨到东莞石龙走进年画世界,红红火火庆春节

发布时间:2025-01-22 08:55: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2024年,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这一喜讯让全球华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而在非遗评审现场,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的代表赠送红包,红包上印着的正是国家级非遗佛山木版年画《金榜题名逢考必过》。

在石龙博物馆展出的“年画里的中国”主题展览中,中方赠送的红包上的同款作品正在其中精彩亮相。

年画,是国人春节期间用来装饰生活环境的一种装饰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余幅年画实物,通过神祇、人物、风物、故事四个板块,全面展示了中国年画当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市民呈上一场春节专属的文化盛宴。

鲜有人知的是,传统的年画制作工艺其实并非以绘画为主导,而是更多地运用印刷技术来完成。年画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人工绘制、木印、水印套色、半印半画、石印、胶印等。其中,套色木版年画的制作一般有四道工序:首先,画师以白描法在毛边或薄绵纸上起稿并完成定稿;接着,刻工将画稿反面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线版并先印出几幅墨线画样;然后,在画样上点出所需颜色,刻工依据这些颜色点分别刻制出相应颜色的套印版;最后,将数百张白纸固定在刷印图案的位置上,依次将画版仰放并覆纸其上,涂上颜料后用棕刷平刷画板上的纸,如此刷完再换另一颜色版,直至所有画版刷完。其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年画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除了历史最为悠久的门神年画以外,还有以各种吉祥图案、文字为主要内容的吉祥寓意年画,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表达人们对幸福、吉祥、富贵、长寿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来自天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福善吉庆》,以画中几种物事谐音命名——蝠为“福”,扇为“善”,戟为“吉”,磬为“庆”。通过这四个谐音的巧妙运用,传达了“福善吉庆”的美好祝愿。

(通讯员供图)

除了杨柳青年画外,展览还展出了来自广东佛山、河北武强、苏州桃花坞等地的年画佳作,每一幅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祝福。市民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从中感受到不同地区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与艺术特色,体验一次跨越地域的艺术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之手的十二生肖系列作品及福禄寿主题的陶塑作品也同期亮相展览,其细腻的雕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年画共同传递了国强民富、纳福生财、健康长寿等吉祥寓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通讯员供图)

石龙博物馆在展览场地布置上巧妙融入红灯笼、爆竹、福字等春节元素,并精心布置了“来博物馆吃团年饭”“接财神”等打卡点,营造极具特色的喜庆氛围。1月19日,在“接财神”打卡点前举行的“最美全家福”拍摄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现场配备了专业摄影师,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家庭记录温馨时刻。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日至3月3日

展览地点:石龙博物馆一楼和四楼专题展厅

与此同时,石龙街头巷尾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红灯笼高高挂起,春联和窗花装点门面,为即将到来的新年绘上了一笔喜庆的“中国红”。

(通讯员供图)

更多春节、元宵活动等你来探索。快到石龙开启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吧。(黄楚芳 通讯员李泽峰 朱梓佑 邓乐希 罗裕沣)

(通讯员供图)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