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中国作家第一村”上新啦!“泊·文学书店”开幕

发布时间:2025-01-15 16:42: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现在,作家村有作家,有村落,有泊·文学书店,于是,一方水土,有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样子。”得知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开了书店,作家村名誉顾问王十月欣然祝贺。

新年伊始,作家村“上新”。1月15日上午,广东新华集团首家纯文学书店——“中国作家第一村”泊·文学书店在樟木头镇官仓社区盛大开幕,为作家村增添又一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和新名片,知名作家、编剧、众多文学爱好者约200人齐聚一堂,共襄文学盛宴。

转角遇见书店,作家就在身边。随着“泊·文学书店”的开幕,“中国作家第一村”的“文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当前,东莞市正全力打造“中国作家第一村”2.0版本,推动作家村落向“实体化”转变、功能向“多元化”拓展、平台向“产业化”延伸,努力打造文学事业、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多轮驱动、双向赋能的“百千万工程”样板。

转角遇见书店

据介绍,“泊·文学书店”的开幕,是加快推进“中国作家第一村”建设的一个有力举措。“泊·文学书店”作为“中国作家第一村”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旨在汇聚文学爱好者,促进文学创作与交流,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樟木头镇文化繁荣添砖加瓦。

“书店今开业,古村更繁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化强莞邑,墨香伴万家。”活动现场,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东莞市委宣传部、樟木头镇相关负责人,以及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庞贝、中国作家第一村驻村作家等嘉宾到场祝贺。

与会领导及嘉宾参观泊·文学书店的各个区域,了解书店的藏书特色、阅读环境及文化氛围。据悉,泊·文学书店面积约370平方,将依托省出版集团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全力打造文学特色书店,同时融合亲子研学等活动,促进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推动建设独具特色、品质卓越、充满人文关怀的公共阅读空间。

活动现场,书店举行了《乌江引》文学作品分享,作家庞贝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文学见解,并作签售。来自樟木头镇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大咖们泼墨挥毫,为市民群众赠春联。

得知“泊·文学书店”进驻作家村,“村民”们十分开心和振奋,纷纷送来祝福。作家村名誉顾问江子表示,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而书店无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最为可靠和坚固的桥梁。书店的进驻是作家村建设不断加强升级的有力证明,也是作家村强化文学基因、拓展文学服务功能的有力举措。书店名“泊”,真是好极了。这是“枫桥夜泊”的“泊”,也是“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泊”。愿书店的进驻,能加强作家和读者的交流,让我们在这里体会到作家村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学的万里江山。

“书店,是作家从春到秋耕耘的花园,愿她在作家村开枝散叶,繁花似锦!”作家村名誉顾问王松祝贺道。

作家就在身边

作家纷至沓来,书店应运而生。“泊·文学书店”的开幕,是“中国作家第一村”开启2.0版建设的一个新年新项目,更是作家村多年努力积淀的成果。

目前,共有74名作家进驻作家村,其中国家级作家、评论家46人,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7人,“村民”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近600册,获市级以上荣誉470多项,其中6人获“鲁迅文学奖”、1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鲜有的文学现象之一,获得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作家们缘何如此青睐樟木头镇这么一个小村落?作家村又缘何能做“第一“?或许可以从“中国作家第一村”过去的努力中找到答案:

——“省市指导+镇村攻坚”打造2.0版实体化作家村落。省、市、镇、村四级合力对官仓社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140多间的清朝客家古建筑群进行连片改造,推动樟木头镇、“作家村”所在的官仓社区分别列入第二批“百千万工程”省典型镇、村培育名单重点规划建设。随着美丽圩镇客厅、作家村展馆、麒麟会馆、蔡氏史馆、墨隐书房、打工文学之家等系列配套设施、41间作家工作室完成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知作家进驻创作;

——建立健全“作家村”持续壮大的长效机制。完善“村民”服务管理、文学活动交流、精品名作扶持、打工文学培育相关机制;引进作家村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构建“一中心两平台+共建基地” 运营模式;引进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花城》创作出版基地等文学驻创基地,充分利用作家村文学资源,举办“文学论见”“中国文学名家东莞读者见面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快成果转化,持续在数字版权登记、周边文旅资源开发、文创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展开探索。

当前,文学正推动这一客家古村落实现蝶变。如今的“作家村”,已不仅仅是一个“作家就在身边”“文学无处不在”的村落,更是一个文化旅游有机融合、集体经济由弱趋强、生态景观有效融想·合的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的生动样本。截至2024年12月,作家村举办各类文学活动和团体接待4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次,如今官仓社区常住人口增长了30%,居民房屋出租率从50%提升至98%。

下来,“作家村”还将通过优化运营管理、加强资源链接、推动文旅发展等方式,推动形成集文学创作、生态旅游、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新型驻创文化空间,实现驻村作家、文艺家数量和文艺精品质量“双提升”。正如王十月所说,现在作家村有了泊·文学书店,于是一方水土有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样子,2025年刚起步,“中国作家第一村”便“上新”,打造作家村2.0版的梦想变成现实,指日可待。(黄楚芳 供稿/供图东莞新华书店)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