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1月4日至6日在云浮市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31 16:13: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发布会现场(陈伟赞 摄)

12月31日,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1月4日至6日在云浮市举办,主题是“发展大南药推进中医药共享大健康”,会期3天。

广东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一级调研员邓广志(陈伟赞 摄)

出席发布会的有,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徐贤荣、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国威、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涛、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发布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一级调研员邓广志主持。

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徐贤荣(陈伟赞 摄)

徐贤荣介绍,本届大会包括开幕式、中国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活动、中医药集市、中医药招商引资、中医药(肉桂)展示展销活动等系列活动。

其中,大会开幕式将于1月5日上午在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举行。开幕式上,将进行南药产业招商推介,举行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云浮南药产业中心、广东省第三批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肉桂产业研究院授牌仪式,发布云浮“南药之乡”品牌及黄皮果标准。

中国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活动将于1月5日下午在罗定市举办,交流活动邀请了韦贵康、叶文才、吴鸿、苏薇薇、杨全、魏坤等中医药方面的专家,专家们将围绕骨伤科流派、中药和天然药物来源、新会陈皮、化橘红、肉桂产业、中药雾化与免疫健康等主题进行演讲,并召开圆桌会议开展学术探讨交流,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集市将于2025年1月5日在罗定市人民广场举行,将开展名医名家义诊和健康咨询、中医药服务及产品体验等活动。省中医院名中医专家将亲临现场,为群众把脉问诊,展示中医传统技艺魅力。现场还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展示体验、药食同源产品试吃、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践行健康生活工作方式。

中医药招商引资活动将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医药龙头企业共谋广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在大会开幕式上,将开展云浮中医药产业推介。大会期间,将组织企业开展招商引资考察活动,吸引更多的优质医药企业来云浮市投资创业,助力云浮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中医药(肉桂)展示展销活动在大会召开期间在罗定市持续开展。活动共设3个馆5个特色区域,分别为云浮特色馆、广东南药馆、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馆以及肉桂产品展示区、中药炮制区、“土特产”区、南药膳食康养区、中医药康养体验区,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加深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信赖。

徐贤荣介绍,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纽带作用更加突出;中医药产业发展平台更加广阔;中医药名展品更加丰富。大会期间的中医药(肉桂)展示展销活动将搭建云浮特色馆、广东南药馆、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馆,其中云浮特色馆重点展示罗定肉桂、郁南黄皮、云城牛大力、云安药桑、新兴紫米等云浮特色产品。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国威(陈伟赞 摄)

何国威介绍,2023年广东省南药种植面积380多万亩,比2022年增长约40万亩,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创建了4个国家级南药产业园,建设了一批省级南药产业园,支持建设南药专业村178个,形成南药专业镇20个,7个镇村被评定为全国南药产业示范村镇。加强南药新品种培育,支持培育一批南药新品种并通过审定评定,支持南药种植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和加强标准制定、推广,建设南药种业创新园和良种繁育基地,有效保障了南药优质种子种苗供应。支持加强南药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创建广陈皮、化橘红、肉桂三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解决制约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22个南药品种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春砂仁、化橘红等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东牛大力等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省培育“粤字号”品牌中药材产品38个,创建罗定肉桂、阳春春砂仁、梅州梅片等区域公用品牌19个。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涛(陈伟赞 摄)

刘涛介绍,广东启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以来,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五大高地”和“四大机制”建设目标。2023年、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均对示范区建设工作作出部署。11个地市开展改革试点,云浮市因重视中医药、管理体系健全及南药产业优势,被选为试点之一,赋予云浮市在“构建现代南药产业体系”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同时,促进了部门间协调联动。省直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产业促进、人才评价、特色医保、中药制剂等政策措施。省医保局加大医保政策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将临床需要、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中成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刘涛介绍,广东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牵引,打造高水平中医医院群。实施“岭南中医药现代化”科研专项,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深化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创新中药研究。打造南药产业金字招牌,建设4个国家级和一批省级南药农业产业园,69个单位获评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22个南药品种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刘涛介绍,广东把住四项机制协调发力。完善中医药管理机制。全省100%的地市和95%的县(市、区)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完善中医特色医保支付政策,中医药人才评聘机制改革,职称评价改革初见成效。全省通过认定已有50人取得中医专业基层副高职称;中医药专业申报高级职称人数为7199名,通过人数为4123名,中医药专业通过率比整体通过率高出3.6个百分点。同时,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建立“岭南名方”品种库。落实“港澳药械通”政策,27种境外中药获批进入内地临床应用。

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陈伟赞 摄)

肖炜介绍,肉桂(罗定)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开展肉桂种质资源建立、优良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打造全国肉桂种芯基地,提高肉桂产量和品质。进行肉桂的深加工研究和“药、食、用”产品开发,重点开发优质功能性罗定肉桂大健康产品、 肉桂米粉、 肉桂风味饮品、肉桂化妆品等产品,提升肉桂产业附加值。建立肉桂产业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产业合作,实现“道地生产数据化、溯源监管智慧化、品牌保护系统化 ”,推动肉桂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打造肉桂全产业链科普基地(馆),宣传肉桂历史文化、功效作用、生产种植、产品开发、应用领域。是组织人才培训活动,提升肉桂产业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高校联合地方加强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科技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校联合地方政府或企业,联合申报各级各类中医药科技项目,协助建立肉桂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创设条件筹备申请省级、国家级工程中心。加强与大湾区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会等的深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当地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陈伟赞 编辑陈若欣)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