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梅州地处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是梅州最大的优势。今年以来,该市将绿美梅州生态建设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推进,以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为抓手,坚持“五绿”并举与县镇村绿化同步落实,扎实推进县镇村绿化重点区域植绿护绿工作,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坚持造管并重
厚植发展优势
进入冬季,梅州山林里的红锥、木荷、枫香等乡土阔叶树种依然郁郁葱葱,油茶、毛竹等经济树种迎风摇曳,焕发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67%,居全省第一。全市累计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1万亩,林分优化完成面积居全省前列;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2.9万亩、完成新造林抚育17.8万亩;2024年国储林新增收储集体林地1万亩;完成36.46公里碧道建设、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提升49处、“绿美公路”建设116公里、绿化美化提升示范路段建设305公里。
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梅州市积极开展“廿林添绿”大行动、“1+3”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系列行动等活动,提升群众对绿美梅州的知晓度与参与度。今年以来,该市县镇村绿化共种植各类苗木200万株,建设“客商林”“侨心林”“人大代表林”等主题纪念林2335个。全市林地面积近12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7000多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
在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推进过程中,梅州市各地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在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立足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在绿水青山间培育发展特色民宿、农家餐饮和徒步休闲三大产业,三角镇泮坑村着力打造“郊野胜地·绿美泮坑”,精品民宿、共享茶室、小酒馆等新业态茁壮成长;在梅县区丙村镇,“百千万工程”乡村大讲堂旁的生态小公园成为“打卡地”,吸引市民前来休闲娱乐;在兴宁市合水镇,一边是加快建设的四望嶂矿山修复示范点项目,另一边则是点缀在乡村的洋田小公园等20余个示范点,村民们乐享“绿美自由”。
爱绿植绿,更要护绿。近年来,梅州市以“林长制”为抓手,将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监测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纳入林长巡林清单,市级林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巡林工作,带动各级林长主动履职。同时,该市持续深化完善“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执法协作,有效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监测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严格监管林地、林木等资源,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坚持绿色发展
增强发展动能
广东林业博览会连续两届在梅州举办,在12月1日至3日召开的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上,广东森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灵芝片、灵芝茶、灵芝酒、灵芝孢子粉、灵芝肉丸、灵芝曲奇饼等系列产品备受市民欢迎,其中灵芝肉丸在开幕当天卖出500多斤,进一步打响了绿色品牌。该公司现有林下紫灵芝生产基地面积约3150亩,主要采用“企业+科研机构+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赤灵芝和紫灵芝,助力乡村振兴,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梅州市拥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5家、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4个(含试点),数量居全省前列。为拓展“两山”转化路径,该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文旅康养等产业,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油茶、南药、竹木等梅州林产品走出大山,预计今年林业总产值达250亿元。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种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谋划实施“国储林+林下经济”、山木林药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发展油茶、南药、竹木等产业,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碳汇交易等业态,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梅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