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金磊 方志亮)12月3日,由南海法院和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共同打造的“随时问”AI调解助手投放启用仪式,在南海法院丹灶法庭举行。南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岑灼雄,南海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万选才,丹灶镇党委副书记邹刚,南海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海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助理程慧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
“随时问”AI调解助手依托中国法研首个通过中国法考的法律大模型产品开发设计,是专门为调解员打造的,旨在以司法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责的AI指导调解工具,支持民间借贷纠纷、离婚纠纷、劳动争议等十五类常见纠纷的分析预测,可帮助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有效梳理纠纷诉求、分析证据材料、预测诉讼风险、制定解纷策略,并引导当事人合理管理诉讼预期,尽可能选择非诉方式快速化解纠纷。
此外,依托法律库、案例库、案例模拟库等司法大数据资源,“随时问”AI调解助手可为调解员提供以案学法服务,帮助调解员了解常见类型化纠纷的特点和常见案由的法律适用,有效提升调解员专业水平。
据悉,在试运行阶段,AI调解助手已有成功案例。11月28日,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调解员廖雪云、特邀调解员李孔升成功调解了一起股权转让纠纷。在AI调解助手帮助下,调解员迅速找到双方的争议焦点,并根据大数据分析预测结果,提出了“解除原转让协议,并按约定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调解方案。在调解过程中,AI调解助手对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法律结果进行了模拟预判,对采用诉讼和调解方式所需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进行了对比,为当事人提供了有效决策参考。
“选择纠纷类型,按照系统提示填写案情问卷,便可快速获得纠纷模拟预测,诉讼风险提示、诉调成本对比、专业法律意见等信息反馈……”
活动现场,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工程师为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和丹灶镇28个社区的调解员进行了现场教学培训。
培训结束后,丹灶东联社区调解员麦兰诗感慨道,“‘随时问’AI调解助手操作简便,逻辑调理清晰,为当事人的每条诉求都提供了详细的法律意见和预测分析,对于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有很大帮助。”
“有了AI调解助手帮助梳理纠纷诉求,调解过程也能更加细致全面,一些当事人可能会忽略的细节和证据材料,调解助手可以给出专业合理的提示和建议。”调解员陈德志表示。
接下来,南海法院将推动“随时问”AI调解助手切实应用到南海区各类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前端解纷工作实践当中,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实质解纷能力,让更多的矛盾就地、就近化解,为南海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添彩助力。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