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11月10日-24日,一场场面向新就业群体子女定向开展的城市体验营研学活动渐次展开。三个周末、三场研学、三天欢声笑语、三次学习之旅。135名来自新就业群体家庭的孩子们兵分三路,走进广州科研科普场所,足迹遍布广州开发区科技馆、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110千伏猎桥变电站、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黄埔区消防救援大队和广州地铁博物馆。用脚步丈量羊城,感受城市魅力,一颗崇尚科学、热爱生活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生长。
本次活动由黄埔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
触电科学:科普设施寓学于乐,学习如何科学用电
11月10日,活动第一站走进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110千伏猎桥变电站和广州开发区科技馆,孩子们在此开展一场“触电”科学的旅程。
“变电站的作用就是改变电压,我们电力从发电厂到变电站,再到我们家里,需要不断降低电压……”在猎桥变电站的科普展厅里,讲解员深入浅出地说着变电站运行原理等电力知识,还为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有趣的科普设施,让孩子们对日常触手可及的电力有了更多了解。
“原来变电站是没有辐射的,太阳能通过一个小小的黑色发电板就能转化成电,这里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还能给我们的手机充电,太神奇了。”参观完猎桥变电站,“小科学迷”桐桐对电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还了解到广州目前有400多座变电站,这让她惊叹不已。
除了变电站的电力课堂,走进广州开发区科技馆的孩子们,也为法拉第设计的圆盘式发电机中电力相关科学原理而感叹。“探索与发现”展厅中诸如此类趣味科学设施,鼓励着孩子们在观察现象中总结规律,深入探索科学现象背后的原因。
“好神奇,科学馆里关于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大气压强,比我的力气大多了。”首次参加活动的小鹏看“花”了眼,他笑称自己“大开眼界”。
寄梦天文:见证中国航天成就,领略古人气象智慧
炫酷的航天模型、VR体验登月、精细还原的太空服……11月16日,活动第二站率先来到了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孩子们在航天科普馆内外,由讲解员带领着,细细回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聆听每一枚火箭背后承载的故事,见证我国在探索太空方面的成就。
“从第一颗成功发射升天的卫星到最新的航天飞船模型,我们在展馆里看到很多太空‘大家伙’。”在讲解员的耐心讲解下,对航天愈发感兴趣的小文表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VR体验登月,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对太空有了更多向往。
我国不断飞上天空的火箭鼓励孩子们仰望星空,在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孩子们则对天空中的风雨雷电——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气象科普课堂上,讲解员为孩子们介绍风雨雷电等常见的大气现象,“我们常见的雷电有带状闪电、片状闪电、球状闪电,平常我们遇到闪电要注意……”孩子们听得认真,平常熟悉的天气现象也有这么多门道。
来到气象融合展区的孩子们还领略到气象科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满眼好奇的小旭在怀圣寺光塔图片前驻足观看,反复端详着一千年前塔顶可随风回旋,指明风向的金鸡,“这样的风向标直到现在还能看到,讲解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千年前古人的气象智慧。”
探秘安全:争当消防小卫士,体验地铁“前世今生”
火灾是城市居民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让孩子们拥有消防知识,是必要的安全课程。11月24日的第三站研学活动中,孩子们来到黄埔区消防救援大队,化身小小“消防员”,有序参观了灭火消防车、后援消防车等车型,沉浸式体验消防员的“十八件装备”,零距离感受消防队员生活。
“消防员叔叔让我们试穿消防装备,我感觉到身体很重,他们真的很辛苦,今天我们还学到很多消防安全的知识,以后要注意防火安全。”参与活动的小雨表示。据了解,消防战士还仔细地为孩子们现场演示使用消防装备、教授逃生技巧,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告别了消防生活,广州地铁博物馆的参观行程为孩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从环球站、时光站到穿越站,不同主题的陈列为了孩子们展示了广州地铁发展的“前世今生”。
“原来广州地铁也很年轻,1999年开通,现在才25岁”“一比一的盾构机像个‘钢铁巨兽’,开挖一定很震撼”“广州地铁的标志原来还有‘欣欣向荣’的向上含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对广州地铁这条“天天见”的“钢铁巨龙”刷新了认知。
安心暖心:“真心感谢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小家伙很兴奋,见到我就开始说今天的经历,看样子是学到了很多。”在活动第三站,一位来接孩子的学生家长李先生表示,作为新就业群体的他是一名外卖骑手,周末也比较忙碌,“这样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孩子有娱乐也有成长,作为家长很安心、暖心,感谢主办方和志愿者们的付出。”“特别是在特别忙碌的‘双十一’期间,真心感谢为我们解决了小孩陪伴的后顾之忧。”一名快递小哥家长说。
父母安心暖心,孩子们也在意见反馈卡上表达自己的感恩与憧憬。“又是一个长知识的星期天,感谢老师们的讲解和志愿者们的照顾,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周末可以不用只是在家里写作业了,我和小伙伴们看到了美景,增长了见识”“希望下次爸爸妈妈也能一起参与,跟我一起到户外观察、学习”……
孩子们用稚嫩的文字记录自己温暖的心情,家长们也同样分享了自己在黄埔生活的真实感受。“黄埔交通便利,公园河涌绿化优美,为我们提供了休闲空间,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和健康水平。黄埔的发展,让我们有信心、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学生家长曾小姐这么写道,而纪女士则提出了更多的展望:“希望主办方尝试组织青少年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讲座,有机会的话也想让孩子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
乐“融”黄埔:瞄准新就业群体,提升关爱凝聚效能
孩子开心,家长舒心。这样的一次研学活动,背后是黄埔区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务实举措中的一项,一手抓关心关爱,一手抓作用发挥,不断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黄埔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新就业群体,黄埔区聚焦深化新兴领域党建合力,开展党建集中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暖·光计划”,系统推进新就业群体直接联系、暖心服务、关怀保障、协同共治等工作,提升关爱凝聚效能。“我们希望聚焦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做好关爱服务,探索以社会力量拓宽‘百千万工程’的实践路径,推动为黄埔城市发展建设积极作贡献的新就业群体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感觉黄埔‘温度’、不断提升融入感和认同感,为黄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为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黄埔区委社会工作部自成立以来,立足社会工作“指挥部”和“开发区”的职能定位,以改革创新精神打出一套“组合拳”,已探索推进建设黄埔区市民学院、组建社会建设观察员队伍、党建引领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品质社区”建设等多项工作。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