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近日,东莞樟木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樟木头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联合举办“知名作家丁燕文学讲座进机关”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文学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起交流平台,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和文学供给,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丁燕以《从“工厂女孩”到“革命母亲”——在东莞写作的多种可能性》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四点感悟。首先,她谈到“当东莞作为写作素材”后自己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工厂三部曲”和《等待的母亲》同时出版;其次,她通过厘清“非虚构”“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的关系,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再次,她通过回顾在樟木头三家工厂打工的经历,讲述了《工厂女孩》是如何诞生的;最后,结合新作《等待的母亲》,她讲述了对传记文学在新时代如何拓展的思考。在丁燕看来,“写东莞”和“在东莞写”都可称为“东莞写作”。她认为自己和东莞是一位作家和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她的作品描述了东莞,而东莞也助她确立了作家形象。籍此,她和东莞建构起一种血肉相连的深刻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
丁燕的深情分享,激起了来自政府机关、单位文学爱好者百余人的阵阵掌声。大家在聆听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当有些听众就“文学作品的主题”“写作风格的诞生”“文学和社会的关系”等话题进行提问时,丁燕给予了耐心地解答。其后,很多听众拿着丁燕的作品排队签名。大家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心田,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驻村作家丁燕说:“ ‘工厂三部曲’的主要采访地和主要写作地在樟木头。所以我特别希望在樟木头工作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他们身边生活的还有其他一群人,他们的生活的状况。另外,我觉得从情感上来讲,樟木头是我情感浓度最深、最强的一个地方,我相信台下的听众和我之间可以同频共振。”
丁燕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迄今已出版“工厂三部曲”、《等待的母亲》《双重生活》《西北偏北岭南以南》等二十余部著作。其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提名奖、文津图书奖、百花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亚洲周刊》非虚构奖、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其代表作“工厂三部曲”共计七十万字,是她深入樟木头工厂采访,耗费十二年心血的一部系列作品。这部作品已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它的评论文章层出不穷,又一版再版,既是畅销书也是长销书。(供稿/供图樟木头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