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近年来,东凤镇委党校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挖掘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将党员干部、农村人才的教育培养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今年已开展培训班14期,培训党员3797人次,有力推动了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聚焦“三化”建设,着力打造“主阵地”
阵地建设“标准化”。坚持“十个有”标准,本着因地制宜、规范适用的原则,充分整合镇级各类资源,投资200多万元,构建“1+2+3+4+N”总体格局,配置1个主阵地、2个主教室、3个活动室、4个现场教学点以及36个分教点,切实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师资队伍“专业化”。以“内培外引”方式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库,组建一支由“政府业务骨干+行业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本土人才”组成的22人师资队伍。常态化挖潜选育后备师资,通过培训“储能”、调查“转化”、传帮带“发动”等方式,淬炼和打造一支由13名青年教师组成的政治坚定、理论扎实、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材编写“多元化”。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内容,推进基层党员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突出政治引领,编写《东凤镇党务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教材资料》。强化党纪学习教育,编写《东凤镇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教材资料》。聚焦工作实际,围绕“百千万工程”,编写案例《农业强镇、产业旺镇、文旅兴镇——东凤镇书写“百千万”新篇章,稳步走好“镇”兴路》。注重课程的吸引力,制作教学微视频《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乘廉洁长风 破万里巨浪》,切实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聚焦基层需求,着力打造“精品课”
突出主课“强思想”。坚持把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党员培训计划和教学布局,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比例不低于70%。通过举办党校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校教员在学习领悟全会精神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宣讲宣传上走在前列、做好表率。
融入工作“教方法”。坚持以学促干,把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法律条规等作为重点课程,聚焦理论前沿,有的放矢引导党员受启迪。注重“理论+实践”,搭建比学赶超平台,结合镇委“两进五强化”活动,推动党员向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重难点工作一线前移,引导党员练本领、晒实绩、比业绩,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围绕需求“传技能”。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通过“点菜+配菜”方式,统筹设置“百千万工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课程内容。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创新开展“一村一品”特色课程,前瞻性构建主体班教学课程体系,为不同行业的党员输送针对性技能,让党员教育培训“对胃口”“易消化”。
聚焦方式创新,着力打造“活课堂”
打造“访谈式”课堂。坚持以学员为主体,创新开展集教学、访谈、提问等形式于一体的访谈式教学,把教与学的过程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多方互动”。今年共开展访谈式教学4次,围绕“基层实际遇到的难题和处理方法”等主题,分享农村基层经验故事,共同汲取宝贵工作方法。在意识形态培训班中,针对近年东凤本地网络舆情案例深入剖析并研究对策。
打造“同频式”课堂。坚持以镇委党校为培训主教室,各分教点为分教室,在外党员通过观看培训直播实时参加培训。采用“送课上门”方式,为年老、行动不便党员及时送上“培训知识”,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授课,今年已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班2期,让全镇2622名党员实现同步同频学习。创新制作围绕党章党规等方面内容的“每日学习课堂”,并每日推送全镇党员开展学习,确保每名党员干部学习不掉队,至目前已推送304期。
打造“沉浸式”课堂。依托各类教育阵地、现场教学点等资源,广泛开展现场沉浸式教学,各分教点分别到红色革命基地、党纪学习教育教学点等参加现场教学,开展春季开班暨绿美生态建设培训班,组织百千万工程培训班到诗阳实地调研,与枫溪实地交流共学等,学员在各类实地学习活动中沉浸其中、身临其境,有效提升了学习实效。(中共东凤镇委党校供稿)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