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岭南

兴华街依托“五好”(镇)街创建,推进民生微实事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2024-11-08 11:49: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兴华街道牛利岗社区2024年“牛先锋暑期实践活动”。(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邓紫莹)一边是老人们开心地享受社区提供的各项便民服务,一边是孩子们和志愿者围坐在一起互动游戏,这样其乐融融的画面,在兴华街道各个社区已成为常态。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关心关爱服务好“一老一小”两类群体,能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自今年开展“民生微实事”以来,兴华街道党工委、公卫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扎实开展办实事、解民忧等活动,拓宽服务供给渠道,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多元服务需求,托起“一老一小”满格幸福。

把暖心服务做到家门口

近日,在天河区兴华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老人们坐在按摩沙发上,一边按摩一边聊着天,窗外不远处,儿童在社工志愿者的看护下玩耍,欢声笑语,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颐幼相伴、其乐融融”的场景,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心生喜悦。

“没想到经过你们每周细心耐心的康复训练指导,现在我可以下楼散步,这是半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近日,经过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颐康中心持续3个月的医康养服务,88岁的卖爷爷身体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卖爷爷说,这里不仅可以下棋、跳舞、锻炼身体,还可以看书、享受康养服务,不用出社区就能欢度每一天,非常方便。

“今年1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后,丰富多样的服务满足了辖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为大家提供了便利。”据该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王丽珊介绍,社区养老服务站以上门服务和社区颐康站服务两种形式,服务于辖区的老年人,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起居、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康复理疗、精神文化服务,还提供志愿者服务、心理疏导、公益健康讲座等,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内容,聚力打造“一站式”和“到户式”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

“我就住在这个社区,这里小广场现在环境可好了,工作人员待人也很亲切,我和两个孩子经常过来参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都成了这里的“常客”了。”社区居民张妈妈说道。

牛先锋暑期实践活动是牛利岗社区党委的一张“品牌名片”,2018年起,由社区党委、街社工站党支部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主要对社区青少年进行助学培优,组织开展课程答疑、生态环境保护、强身健体、科普等社会实践活动30场次,受益儿童400余人,为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氛围,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茁壮成长。

据了解,围绕辖区“一小”需求,兴华街道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向有“一平米”学习空间改造需求的辖区儿童家庭提供包括书桌、书柜、椅子的改造和安装,努力打造温暖的学习空间,激发孩子们自强不息、勇于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还开展了“爱绿护绿你我他,守护家园共兴华”“童心协力,益起向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美好家风”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打造老少同乐文化活动场所

“姐妹们,我们把新编排的舞蹈再练习一遍!”10月28日一早,兴华街老年人文体活动室内传来一阵阵悠扬的音乐声,社区老年舞蹈队的队员们开始练习舞蹈。

据燕塘负责人介绍,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最初没有文体活动室,老人们平常排练节目或举办娱乐活动一直没有固定场所。为持续落实“民生微实事”长效工作机制,街道对办公场所进行优化,腾出更多空间用于为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焕然一新的活动室一开放就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欢迎。

“除了送我孙子上学,其余时间我都在这里,可以下棋、做手工,现在又可以去文体活动室看看伙伴儿们唱歌跳舞。”正在学手工编织的张阿姨说,老年活动中心让她有了与人交流的地方。“现在生活充实多了,希望老年活动中心越办越好。”老人说道。这一幸福画面的背后,是兴华街道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着力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的结果。

据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兴华街道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末,我和妈妈都会来这里“打卡”,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很安静很舒适,能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住在附近小区的小朋友对“红色书角”赞不绝口。

近日,坐落在辖内沙太社区天虹小区一楼大堂,由沙太社区党委与南华工商学院招生与信息中心党支部共建的“榕树下·红色书角”正式对外开放。“书角”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图书,涉猎领域广泛,从爱国主义教育到国学经典,从非遗科普到人文社科等,类型丰富,应有尽有,让辖内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等能够惬意地享受读书的快乐。

据悉,街道已建立红色书角22个,以“小书角”凝聚“大智慧”,以“空间+活动”的模式常态化开展阅读分享、红色朗诵、文化宣讲等活动,赋予“榕树下·红色书角”生动内涵,让红色书角持续成为党员群众的“加油站”。

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真是辛苦你们了,这么热的天,你们来看我们,还陪我们一起吃饭,今天很开心。”家住天河区燕塘社区燕塘大院张阿姨和老伴感受到了陪伴的温暖,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来到他们家中做饭、拉家常,让长期只有二老的小屋变得热闹起来。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洗菜、切菜、切肉、做饭,有的与老人聊天拉家常,了解身体近况,倾听内心想法。”张阿姨说,虽然只是几个普通的家常菜,但因为有了人的陪伴,两位老人在饭桌上十分开心。

兴华街社工服务站联合燕塘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居民志愿者开展“一顿饭的陪伴”关怀空巢老人系列服务,用一顿饭的陪伴,温暖空巢老人的心。该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截至2024年9月底,已筹集慈善资金1万元,成功举办了6场结对服务活动,惠及35名困难长者,累计服务人次达到210次。

兴华街社工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顿饭的陪伴”主要以独居长者提供情感关怀为出发点,通过“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模式,组建陪伴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陪伴长者,定期上门买菜做饭,陪伴长者用餐,关注长者的心理健康和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支持服务,给予关怀和情感支持,让更多独居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心与温暖。

据悉,兴华街道积极探索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创新“老老互助”服务管理模式,组建“老老互助”队以“初老”党员服务“深老”人群探访慰问、送医上门、结对助学等互助活动,定期探访高龄老人,收集老人身体状况、困难及需求,营造互帮互助、邻里有爱的温馨氛围。截至目前,累计服务老年人群体300余人次,完成医疗资源链接12件。

“一老一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最见用心用情之处,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的理念,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接下来,兴华街道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的切实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实打实的暖心举措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夕阳”更美,让“朝阳”更红。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