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石龙文旅新地标!东莞首个非遗主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开门迎客

发布时间:2024-11-04 09:13:56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陈嘉莉)近日,“翡翠宫·非遗食语·莞”开馆仪式在“东莞非遗第一街”举行,标志着东莞市首个非遗主题的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式开馆。石龙镇党委书记李亚鹏,东莞市文广旅体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石龙镇人大主席陈细钿,镇党委副书记周润良,镇党委委员黄效荣,副镇长何荣坚出席仪式并为项目揭幕。参加仪式的还有镇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镇餐饮协会代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

仪式上,伴随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一头头身姿矫健的醒狮昂首摆尾、欢腾跳跃登场,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也为“翡翠宫·非遗食语·莞”的正式亮相“打响头炮”。到场领导嘉宾一同为其揭幕,并希望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老城活化工作带来更多的新尝试和新做法。

(通讯员供图)

仪式结束后,领导嘉宾到馆内进行参观,通过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文字,以及充满年代感的旧物件,近距离感受东莞的饮食文化和非遗魅力,“品尝”非遗与美食盛宴。

据悉,2022年,“石龙家酒煮咸姜水制作技艺”被评选为东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为石龙翡翠宫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而“翡翠宫·非遗食语·莞”作为中山路老城活化工作中的标志性项目,依托“东莞非遗第一街”这个对外展示的优质平台,将“文化载入、生活赋能、文创传递、互动体验”四大功能集于一体,打造成为街区中传承和展示众多非遗项目的综合型载体,通过其多业态的服务内容让到场体验者可看、可听、可品尝、可体验、可消费,把非遗与地方文化完美融合,在塑造全新社区生活方式的同时,一站式收获丰富体验,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通讯员供图)

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共分为三层楼,其中一楼是石龙本土非遗家酒煮咸姜水与东莞本土饮食文化的传承展览区,设置了非遗姜水手工艺展销区、自酿酒陈列交流区,以及东莞非遗与饮食文化展厅,充分展示石龙乃至东莞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及饮食文化。二楼是非遗与潮流文创展示区,其中包含轻食餐饮、图书角、文创展示区、文化沙龙展厅等,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互动空间,“非遗+潮流”在这里得以完美呈现。三楼是屋顶文化沙龙区,是集讲座、音乐会、茶话会、亲子活动等多功能使用场景为一体的屋顶生态场所,该空间让自然绿意与文化艺术巧妙融合,为大众提供都市里难得的身心放松实用空间。

(通讯员供图)

相关链接: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落成

进一步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片

作为东莞市2024年第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翡翠宫·非遗食语·莞”位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该街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以及东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为使石龙更好彰显空间特色及时代魅力,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宜居街区,让石龙更好融入大湾区城市发展,石龙于日前启动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为进一步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激活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做好长远规划及设计。项目拟采用“有机微改造,渐进式更新”的改造方式,将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集“市井生活、休闲体验、主客共享”于一体,且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旅生活空间街区。

与此同时,石龙镇一直以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镇内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增加到10项,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对其加强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出更多体现莞邑文化突出特性、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文化成果,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2023年,石龙致力把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为“东莞非遗第一街”,将石龙各非遗技艺汇聚到历史文化街区,并引入“石龙非遗博物馆”和“黄志伟艺术馆”,集中展示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本土非遗持续“活”起来、“活”出自身特色。

而“翡翠宫·非遗食语·莞”进驻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老城活化的标志项目,还将利用其自身优势,解锁“非遗美食+”新模式,成为“东莞非遗第一街”的“新名片”,为石龙的非遗传承及文旅事业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持续擦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字招牌。

接下来,石龙将依托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持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焕发传统文化生机与加快现代发展相结合,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让非遗的活态传承之路越走越宽,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增色,为推动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