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10月23日,广东省总工会在广州召开全省工会宣教工作会议暨职工教育经验交流会,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振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广州、深圳、河源、中山市总工会,顺丰集团工会5家单位作职工教育经验交流发言。中山市总工会以《转型先转人——“五步变革法”创新职工教育方式》为主题作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中山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全总和省总关于职工教育的工作部署,以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为牵引,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聚焦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创新实施“五步变革法”,以深化职工教育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时代交出一份工会创新实践的答卷。
第一步
推动观念变革
对标“灯塔工厂”促企业“认知转型”
立足转“人”先从自身“转”起的思路,强化政治引领。去年9月开设了“智汇新质”工会学堂,构建“一把手”领学、班子集体研学、党员干部每周定期学、企业参观研学的“四位一体”学习体系,目前组织新质生产力专题学习72期,谋划推出多期灯塔工厂研学、“数字转型我先行”标杆企业参访研学活动,带动工会党员干部参与讲台交流和轮流讲解,直观感受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并全面了解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进而提升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水平。
第二步
推动培训变革
谋划“指尖课堂”促职工“知识转型”
针对全市职工队伍数字化知识现状与需求,邀请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劳模工匠、专家学者与市总工会党员干部组成讲师队伍开展学习培训活动,自主研发职工数字化素养提升系列高质量转型课程,自主开发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规划、数字化应用、数字化运维等门类课程,整合其它专业数字化课程超100门,全面覆盖全市5000家规上企业与100多万名职工队伍,实现了良好的管理与技术创新。
第三步
推动能力变革
打造“数字竞赛”促人才“素质转型”
牢牢把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期任务要求,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工会工作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契合点,整合优质资源开办系列“数字化转型工程师”应用人才研修班和数字化技能竞赛,如举办全市首届职工数字化转型应用成果大赛,实现转型项目人才数量“倍增”,吸引近百家企业踊跃报名参与,发掘优秀转型项目60多项,带动数字化转型项目人才培育280多名。
第四步
推动服务变革
实施“一企一策”促团队“技术转型”
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组建“党员骨干+劳模工匠+数字化人才”的技术顾问小组,主动面向有数字化转型紧迫需求的企业推出“劳模助企行”“一企一策”“送课到企”等服务。今年以来,精准服务共惠及60多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余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企业积极投入到数字化转型班组、数字化转型车间、乃至数字化转型工厂的申报建设浪潮之中。
第五步
标准与制度变革
建立“团体标准”促行业“智能转型”
联合市人社、工信、政数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探索制定《中山市数字工匠培育与认定规范》团体标准,以“5+2”的模式将“数字工匠”分为认定原则、认定流程、评审组织、参与专家、评分标准5项认定标准和培育目标、培育路径2项类目,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阶梯式的认定培育体系,通过建章立制推动数字化转型稳步前行,共同为企业培养优秀数字化人才。
“五步变革法”实施以来,共累计服务企业300多家,覆盖职工15000人。并得到企业认可,如:广东大雅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之路多次遇阻的,在参与培训后即决定开展转型行动,迄今初见成效,转型收益增加 30万元以上,为此向市总送来“企业转型好伙伴、职工成长好娘家”的锦旗致谢。
处在转型初期的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专门组织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学习了数字化转型规划课程,在转型战略和方法论上收获了新知。培训后,该企业将原委托第三方实施的RPA项目,改为参与培训的学员承接,项目最终为企业实现年度节约超30000工时,产生效益超60万元。项目先后被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全国总工会公众号宣传报道。
接下来,中山市总工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省总工作要求,更好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继续深化“五步变革法”,进一步扩大受惠职工的覆盖面,努力将职工教育工作做优、做活、做出特色,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新时代职工队伍,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