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2024东莞儿童诗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发布时间:2024-10-22 13:44: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利民)日前,“童诗东莞 筑梦未来”2024东莞儿童诗大赛终审现场会,在市文化馆举行,并揭晓获奖名单。其中,《海的女儿》等5篇作品获得一等奖、《分界线》《深夜奇谈》等15篇作品获得二等奖,《烫嘴的太阳》《无能的修正带》等30篇作品获得三等奖,《云的玩具是雨》《如果我变成了风》等95篇作品获得优秀奖,庄丽如、伍海莉等30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东莞市文化馆谢岗分馆、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等20个分馆和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本届儿童诗大赛由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指导,东莞市文化馆、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东莞市文化馆各镇街分馆、《东莞时报·莞邑少年》协办,于今年6月启动,历时4个多月,共收到2881位作者共6000余篇稿件。主办单位邀请省内10位著名诗人组成初委会和终评会,经过两轮线上审读和现场评审,评出以上大获奖名单。

扫码获取获奖名单(通讯员供图)

创作氛围浓厚,参赛作品创历年新高

近年来,在东莞市文化馆的带动下,全市儿童诗公益活动不断涌现,如“好好说话,天天读诗——东莞市小诗人沙龙”诗歌文化公益品牌已持续举办9年之久,东莞儿童诗创作氛围日益浓厚,在此基础上,首届东莞市儿童诗大赛2020年应运而生,至今已举办5届。5年来,参赛作品数量一年上一个台阶,今年达到6000多首,创下历年新高。

大赛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得到了全市分馆和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参赛学校达175所,展现了东莞市深厚的童诗创作实力,收获了丰硕的创作成果,提升了童诗创作水平。

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校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方舟:

儿童诗教育是“种子”事业,是“春雨”行动。东莞市儿童诗大赛作为东莞市小诗人沙龙活动的衍生项目,历时五届,已成长为一个广受关注的制度化赛事,成长为助力小学生素质教育和诗性教育的馆(文化馆)、媒(媒体)、校(学校)合作共建的优质诗教平台,实现了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其目的就是以美怡情,以美启智,以美塑魂,以美美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鼓励孩子们开笔写诗,敢于表达,真实表达,善于表达,让全社会看见孩子们的诗性之光,展示东莞儿童诗创意写作的诗教文化成果,意义深远,也令人鼓舞。 

广东优秀诗教老师、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庄丽如:

我校作为诗教校园,每学期稳步开展诗歌教学活动。我们不是培养诗人,而是通过诗歌,在每个孩子心中播下一颗诗意的种子,让他们的生活因为诗歌而更加趣味,也让他们的人生因为诗歌而更加浪漫。东莞市举办的儿童诗大赛,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许多孩子获奖,这个赛事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更加亲近母语,热爱文学,热爱生活。

创作题材多样,作品题材丰盈有真情

6000多首童诗,既有丰富的想象、也有对周边的观察写实,我手写我心,我观察生活,生活反哺我真挚的情感,成就一篇篇精彩的美作。如《海的女儿》(组诗),描绘了人和海之间的情感互动,放飞了孩子在海边产生的想象和思绪,美好的夏天和海边童趣在孩子的笔触中跃然纸上。还有反映留守儿童的作品《村庄的叹息》,大人远赴城市,孩子留守故乡,骨肉分离的情感直击读者的灵魂。这些美好的作品提升了孩子对汉语的敏感性,反映了孩子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丰富了他们的心灵,滋养了他们的灵魂。

一等奖获得者汪沐晨: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主题,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融入进去。我的灵感源自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片树叶、一阵微风、一朵小花、一个拥抱……这些美好瞬间都是激发我灵感的火花;它也藏于书籍的海洋之中,无论是金子美玲那充满童趣的绘本,还是我亲手抄录的小诗集,都是滋养我心灵的甘露。

在学习上,诗歌不仅让我的语言更加生动优美,更赋予了我细致观察自然之美的能力。通过诗行,我能更细腻地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学校问渠源里的小鱼小虾,更深入地了解一只小鸟的习性与情感。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诗歌将成为照亮我前行的明灯,引领我勇敢地探索未知,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专家点赞:东莞童诗创作走在全国前列

大赛终评委、一级作家、著名诗人黄礼孩:

东莞作为“中国诗歌之城”,通过儿童诗大赛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和传承城市的诗歌文化,同时鼓励创新,让诗歌文化在新一代中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带动家长及学校对诗教的重视和认识。2024东莞儿童诗大赛是对东莞少儿诗歌教育的大扫描与大观察,是东莞诗歌种子的发现,也是对东莞学校及老师在诗歌教育与写作方面的田野调查及激励,特别是为学校在社会范围内推广审美教育积累经验。大赛无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文字书写能力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认可和鼓励,这对于孩子们自信心的建立和个性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诗歌阅读及写作是最有效的综合素质教育,因为对诗歌的阅读、理解、创作涉及语言的使用、情感的抒发、想象的展开等多个方面,是对最初心灵的滋养。童年就是人一生出发的原点,诗歌教育作为原点,一开始就让少年远离陈词滥调,让他们辨认汉语之美,为诗歌之光所照亮,未来的人生就有了光的来源。

大赛终评委、一级作家、著名诗人唐成茂:

童心无瑕,童心即诗心。东莞市连续多年举办童诗大赛活动,为孩子们播种诗歌的种子,让孩子们在“向上、向善、向美”的诗歌浸润中塑造良善美好的文化精神,让文化的基因长久润泽东莞市——“中国诗歌之城”这片神奇的土地。本届童诗大赛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即活动影响有了新扩展,组织能力有了新提升,来稿数量有了新增长,作品质量有了新提高,儿童诗人有了新发现。

我在阅读孩子们的诗作时,感受到了孩子们蓬勃的朝气、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诗歌的张力,感觉到孩子们的诗歌精神。他们参赛,无论是否获奖,都让心灵贴近缪斯,精神得到洗礼。

我希望东莞市继续举办这样特别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的心性与诗性天然契合,让诗歌成为他们飞翔的翅膀。

大赛终评委、一级作家、著名诗人冯娜:

2024东莞儿童诗大赛收到来自6千多份来稿,可见该赛事持续多年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在参赛作品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和极具想象力的创造性表达,很多作品已经具备较高的完成度和驾驭诗歌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东莞中小学在校园中长期开展诗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丰硕成果。期待孩子们更加重视自我的原创力和写作信心,越写越好,也期待东莞少年儿童诗歌星火燎原,未来可期。

大赛终评委、二级作家、著名诗人安然:

近年来,东莞的诗教活动比较活跃。从这次参赛的童诗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诗歌感觉正在形成,尤其在老师的指点下,涌现出了诸多较好的诗作,在修辞、意象、结构和趣味的掌控上更为突出。我想,这得益于东莞多年来对学生写诗的重视,得益于学校、老师对学生诗歌创作的教育,以及家长对孩子读诗写诗的引导和支持。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