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奋进的号角嘹亮奏响,激昂的歌声唱出新时代的气象。10月13日晚,东莞玉兰大剧院管弦澎湃、歌声飞扬、灯光璀璨。“文艺矩阵 东莞出发”《东江说》之大型原创交响组歌《奋进的号角》奏响时代铿锵之音,用激扬的歌声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
为了用音乐艺术奏响时代强音,《奋进的号角》交响组歌历时一年创作而成,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联合出品。
本次演出作为东莞原创大型演艺品牌《东江说》的演出项目之一,集结了广东省内外多位音乐创作及表演艺术家,在深圳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下,以4大乐章、17首原创音乐作品紧靠时代主题,勾画出新时代下人民踔厉奋发、勇往直前的恢宏画卷。
四大乐章,吹响新时代奋进的号角
“悠悠的珠江前海潮,我听到启航的号角”“南粤的湾区涌春潮,我听到勇毅的号角”……当天晚上,交响组歌在合唱《奋进的号角》中拉开帷幕,庄重而明亮、和谐而优美的词曲,缓缓道出了大湾区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富饶,徐徐吹响了珠江潮水上,东莞这座城在赶往新征程、新时代、新目标路上的号角。
《奋进的号角》作为整场演出的同名“主题曲”,由著名作曲家崔臻和、词作家刘梦侠创作,饱含着对莞邑大地的热爱与赞扬,充盈着对这座城市的展望与期待。
本场交响组歌以交响乐、合唱、独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分“奋进的号角”“奋斗的青春”“绽放的风华”和“崭新的启航”四大乐章,立意层层递进,以别具中国韵味、岭南特色的音乐风格,生动诠释东莞在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艰苦创业到改革开放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历程。
其中,《潮歌》《奋斗的青春》《我把故乡的月光收藏》《东江有多长》等曲目,唱出了追梦路上的热浪潮涌,以及东江边上一代代人洒下的青春与光芒;《绽放》《湾区畅想》《新时代的虎门》等歌曲则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等关键词,描绘了东莞风华正茂的城市图景,以及东莞人民自信自强、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貌;《启航》《靠自己》《中国就是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等曲目,则以改革风正劲、扬帆又起航的姿态,“唱响”未来的美好蓝图,以时代的旋律给人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名家云集,擦亮《东江说》艺术品牌
近年来,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东莞市加强全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规划引导,持续打造“东莞创作”品牌、“文艺矩阵”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品牌等,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当前,正值“盛世华章 锦绣东江”东莞市第五届东江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作为艺术节演出项目之一,本场演出延续了《东江说》的品牌特色,以“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音乐骨干为主要创作力量,携手全国知名词、曲作家组建主创团队。主创人员有多人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和旅游部“群星奖”等重要奖项,其中不乏崔臻和、车行、陈洁明、刘梦侠、朱明、黄文力、王琦、帅志刚等知名作曲家、词作家、朗诵艺术家。
经过十多年的积淀,“文艺矩阵”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展示出“文艺莞军”的创作实力,成为国内一支文化劲旅,一种颇受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
本场演出的主要策划人和音乐总监、著名作曲家崔臻和表示,“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鼓舞大家用昂扬的斗志,去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实现更光辉的梦想。”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部气势磅礴的时代交响曲,凝聚了国内众多音乐名家与东莞本土音乐家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东莞文化创作的高水平与创新活力。”著名作曲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原主席刘长安对演出成效给予了高度好评。
著名词作家车行是本次演出的词作者之一,《我想走进你心里》《中国就是中国》等作品均是由他创作,由他作词的《好日子》《常回家看看》家喻户晓。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车行表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需要经济、科技、产业的支撑与加持,更需要优秀的文艺作品培根铸魂。《奋进的号角》交响组歌给了人们希望与力量。”
本次演出还通过多家视频平台进行了直播。线上观众纷纷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转发分享、点赞、留言评论。他们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参加演出的“太阳之子”男声重唱组合与咿呀组合均是创立于东莞的组合,他们的歌迷在各自的专属社交群里点赞热议,氛围活跃。
“今天的演出真是令人震撼!”刚刚退休的魏阿姨表示,自己在东莞工作生活半辈子,见证着东莞的发展与繁荣,演出让她感受到音乐鼓舞人心的力量。广大线上观众也纷纷留言,“深圳交响乐团果然是国内一流乐团,我在现场聆听,真是不同凡响。”“让我们一起奏响奋进的号角”“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奋进的号角”正嘹亮吹响。新时代的东莞,凭借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事业新局面,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答卷。(供稿/供图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