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公路上,车水马龙;街巷里,人声鼎沸;景区内,欢声笑语……国庆假期,满城尽染“中国红”,游客们纷沓而至,感受独具南海特色的“热辣滚烫”。在熙攘的人群中,一抹抹“警察蓝”忙碌地穿梭其中,全力守护烟火气中的喜乐安宁。
国庆假期,全区共投入警力2.38万余人次,刑治警情在去年同比下降23.9%的基础上,同比再下降23.7%,全区8场大型活动、7个A级景区和易拥堵点交通有序,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平安的背后,民辅警身上的“秘密武器”发挥“奇效”。
秘密武器1:“大声公”
适用场景:人气火爆的景区
“走路不看景,赏景不走路,美景不会跑,安全最重要!”“请大家保持间隔,不要拥挤,出示预约码有序通行。”“牵好小朋友,看好财物。”……国庆假期的西樵山景区人声鼎沸,免门票入园措施一经推出,市民打卡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如何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民警手里的“大声公”帮了大忙。
人一多,就容易乱。警力跟着游客走,哪里人多,民辅警就往哪里扎,手持“大声公”维持秩序,提示的喊声此起彼伏。
“西樵山实行预约进园限流措施,但有些游客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民警不仅需要维持秩序,还要提醒游客。”西樵派出所民警暂时放下手里的“大声公”介绍道,除了维护秩序和安全提醒,所里的民辅警每天都会关注西樵山的预约情况,当预约已满后,会靠前在停车场及景区入口前就提醒游客选择其他景区,或建议游客择日错峰出游。
“警察同志,哪里有洗手间?哪里换乘观光车?”面对游客的咨询,民辅警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还当起游客的“临时导游”和“活路标”,再通过“大声公”一传递,其他游客也“心知肚明”,满意点赞。
秘密武器2:“百宝袋”
适用场景:景区
糖果、饼干、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保济丸、红花油……这是假期期间民警使用率最高的“装备包”,尤其在南海各景点,“装备包”虽小却“五脏俱全”,及时为群众提供救助。
遇到游客因为没吃早餐导致低血糖发作,民警赶紧从包里掏出糖果和饼干,让游客及时补充能量;遇到游客中暑,民警帮忙扇风的同时,帮游客涂上清凉油,人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在山上的景区,难免遇上游客被蚊虫叮咬或不小心跌伤扭伤,民警总能第一时间从“百宝袋”掏出“解药”,缓解游客不适……
“我去过这么多景区,这儿最温馨,尤其是警察太热心了!我们下次还来!”暖心的服务,让游客发自肺腑的点赞,让流量变留量。
秘密武器3:对讲机
适用场景:所有场景
假期里,民辅警遇到最多的就是市民找人、找物和问询,这时候,他们肩上的对讲机一呼百应,串联起多双“千里眼”,大大提高了出警速度和处置效率。
“叮咚!”10月2日,正在大沥一步行街周边巡逻的民警肩膀上的对讲机响了,是大沥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在呼叫。“一名群众报警,称其儿子在步行街游玩时赌气离开,自行寻找多时未果,请路面巡逻警力进行寻找。”“收到!”巡逻民警应答后,立即了解走失男孩的样貌和衣着特征,同时围绕步行街和周边广场商圈进行找寻。最终,民警在一酒店楼下一便利店寻回男孩。经民警一番疏导,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母子俩重聚和好。
“建设大道附近有一年约70岁的阿婆走失,着红色衣,请路面巡逻警力注意发现。”接到对讲机指令不久,在附近巡逻的黄岐派出所民警就发现了正在街上独自徘徊的走失老人,迅速将其带回海北分队联系家属接回。看到安然无恙的老伴,老人的家属紧握民警的双手连连表示感谢。
秘密武器4:会飞的“警察”
适用场景:繁华街巷、商圈
在小塘繁华商圈上空,警用无人机在民警的操作下迅速升空,按照设定的航线在辖区进行动态巡查。
假期,商场和宵夜街人流增多,依靠车巡和步巡,难以实现全覆盖的治安巡查工作。对此,小塘派出所在传统“车巡+步巡”的基础上,在人流密集区域出动会飞的“警察”加强治安巡查,对突发警情做到第一时间处置。
“这里是禁停区域,白色粤E小车请立即驶离,不要堵塞交通。”“空中警察”还对街面车辆和行人进行实时喊话提醒,加强安全宣传,共筑平安和谐的治安环境。
秘密武器5:酒精检测棒
适用场景:道路
“平安,是回家最近的路。”假期,南海交警部门除了对景区、网红打卡点周边道路加强疏导管理外,还针对假期聚餐饮酒活动集中的特点,持续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整治行动。
“我只喝了两杯啤酒。”面对交警和亮起的酒精检测棒,李某直呼自己喝了人生中最“贵”的两杯啤酒。10月6日晚,桂城交警中队在佛平路段开展酒驾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在对机动车驾驶员李某进行酒精呼气检测时,酒精检测仪上显示的数值为45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民警依法对其作出暂扣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罚款2000元、扣12分的处罚。
9月30日0时至10月7日12时,共查处涉酒驾驶168宗,其中酒后驾驶107宗、醉酒驾驶61宗。
秘密武器6:反诈秘籍
适用场景:只要有人的所有场景
“10月5日,有事主买演唱会门票被骗。”“10月6日,事主在交友网站充值被骗。”……国庆假期,狮山派出所反诈民警每天上午都会将新鲜出炉的自制“反诈海报”推送到辖区各个警民微信群,用真实的案例提醒群众假期也要守好钱袋子。
线上反诈不停歇,线下反诈同样没有闲着。不管是巡逻,还是处警,只要是能碰上群众,民辅警兜里总会揣着各类宣传单张,“每次外出见缝插针,见人就发,给市民全方位守护。”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