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今年来,凤新街道积极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校和党建部门主抓,各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年轻干部大培训机制,多维度抓实抓好年轻干部培养,畅通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努力建设一支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年轻干部队伍,奋力跑好凤新街道高质量发展“接力棒”。
科学设计课程,精准施训“强根基”
聚焦年轻干部政治素养培养,定期召开党工委会和校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年轻干部特性按需施策、靶向施教,坚持理论学习和基础业务“双管齐下”,创新开展“一月一训”,推动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常态化。围绕“百千万工程”、绿美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创文创卫、人才发展等重点工作,形成有个性化“课程单”,精选师资,邀请市委党校专职教员、机关领导干部、业务骨干等多层次、多领域骨干进行授课,全方位助力年轻干部固底板、锻长板、补短板,练好“基本功”。
青年干部上讲台,以讲代训“锻筋骨”
组建青年干部学习小组,以青年大讲堂作为展示才华的“主舞台”,打造鲜活生动的交流学习“节目”,帮助年轻干部修好技能“内功”。开展“我的业务我主讲”,邀请年轻干部轮番上讲台,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和业务实际,交流分享工作方法和思路,以讲促学、以讲代训,推动业务共学、经验共享、问题共商,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开展“头脑风暴”交流会,选取工作中典型案例进行复盘剖析,帮助年轻干部突破经验盲区,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新的工作思路;开展“月读一书”分享会,推荐经典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畅谈心得感悟,在分享中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开展“现场互动教学”,邀请讲师作演讲、主持技巧分享,通过现场交流互动及情景模拟,在交流问答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全链条+多维度”培养锻炼“动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谋、办事能成”的年轻干部队伍。
创新教学方式,实地观摩“拓视野”
积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局限,将课堂搬到乡村、企业、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室、红色教育基地里去,将年轻干部的学习材料从书本、PPT变成现场近距离的接触和体悟,让年轻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组织青年干部到高厝塘村开展山洪灾害人员避险转移演练,提高面对突发灾害时的应变能力;组织到百师园、谢秀华潮绣馆与乡土人才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体验,近距离感受潮绣、功夫茶艺、手拉壶制作、剪纸等非遗文化;前往广东省泽洲工艺品有限公司参观调研,提升年轻干部的社会实践调研能力;到唐伯元廉政教育基地、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线中转站展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现场教学,引导年轻干部坚守廉洁底线,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奋勇前行的信心,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一线实践砺兵,实干为先“建新功”
坚持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在基层实战练兵上下功夫,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创文创卫等工作,推动年轻干部在基层成优成才、提升蜕变。成立“青年突击小队”,火速投身到防汛救灾战斗一线中,为全力恢复街道内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贡献青春力量;积极参与绿美生态建设,今年来共开展36场义务植树活动,种植60多种苗木约6900多株,以实际行动为凤新添绿增彩;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共参与整治行动400余次,清理垃圾杂物近万吨,助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人居环境。在一线实践练兵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年轻干部敢于吃苦、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提高年轻干部综合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层治理“破题”“解题”中磨练成长,为凤新发展事业添砖加瓦。
下一步,凤新街道将持续探索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成长新路径,厚植年轻干部发展沃土,着力提升街道年轻干部整体素质,持续打造一支有作为、有贡献的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凝聚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青春蓬勃力量。(凤新街道工委党校供稿)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