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通讯员 宋腾飞 李娜 庄圣为 报道)作为连接广州和东莞的重要通道,横跨广州海事局辖区水域的南沙大桥定于4月2日正式通车。
据悉,从2014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广州海事局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水上通航安全保障工作,按照现场监管 “三个结合”的工作要求,克服困难,严抓严管,在确保珠江口航运安全的情况下,保障了大桥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南沙大桥的顺利通车做出了贡献。
据了解,大桥的主体工程建设涉及广州海事局辖区的坭洲水道、大沙水道等重要通航水道,其中坭洲水道为广州港出海主航道,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极其复杂,监管压力巨大。广州海事局联合东莞海事局共同成立了大桥工程建设通航安全保障工作指挥部,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管方案,联合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警戒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签订共建平安水域合作备忘录,打造了水上安全命运共同体。
南沙大桥以“虎门二桥”项目立项,是世界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其坭州水道桥为主跨1688m 双塔双跨悬索桥方案,钢箱梁吊装作业尤为重要。坭洲水道桥跨越坭洲水道和小船推荐航道,该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通航环境复杂。工程施工期间,浮吊和运梁船需占用通航水域,对桥下过往船舶的正常航行带来较大影响。同时,船舶航行波对吊装作业也产生较大影响。为确保桥体吊装作业的顺利进行,施工期间广州海事局于施工水域上下游处分别设置预警和拦截两道警戒线,同时利用智慧海事平台在施工外围水域划定“隐形”警戒区,实时监控附近水域船舶动态,禁止无关船舶进入,在守护大桥建设期间,海事部门多次防止了船舶误入施工警戒区,避免了事故和险情的发生。在大桥建设先导索过江、钢箱梁吊装等对通航安全影响较大的施工活动期间,针对施工单位不同施工阶段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广州海事局制定多项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管方案和应急预案,昼夜坚守为施工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仅先导索过江作业期,广州海事局就派出警戒船艇15艘,海事无人机20架次、海事人员120余人次现场实施交通管制,保障了大桥重点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
为更好的做好施工水域的安全监管,广州海事局采取网格化现场巡航+电子巡航模式,多方式、全方位、全天候不定时对施工水域进行巡航,定期开展无人机海上巡航,有力地维护了施工水域通航秩序。特别在遇到台风、寒潮大风、能见度不良等危险天气时,及时对施工单位和船舶进行安全提醒,保障了施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五年来,广州海事局共计出动巡逻船3520艘次,出动执法人员14080人次,桥梁施工水域巡航达10000多小时。
据悉,广州海事局在作业过程中的严格监管和优质服务,获得了施工方和业主方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施工作业单位特地送上“护航虎门二桥 共建平安水域”和“为重点工程保驾护航 保一方水域平安和谐”两面锦旗。广州海事局将继续深化“三个结合”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现场警戒工作,为南沙大桥顺利通车保驾护航,继续为交通建设发展贡献海事力量。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