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因此,依靠技术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布局低碳冶金技术,开发低碳排放钢,已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和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8月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2024大湾区低碳冶金及先进金属材料技术交流大会”在广州市花都区隆重开幕。分别来自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干勇、王国栋、张跃、刘正东、岳清瑞、韩恩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秘书长姜维,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学青,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兵,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华旭初,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晓东及顶尖专家、高校学者、地方政府、企业代表共逾400人汇聚一堂,以“低碳冶金、绿色钢铁”为主题,共同探讨钢铁领域前沿问题,交流不同方向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动钢铁行业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主持大会开幕式并宣读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贺信。殷院士在贺信中高度赞扬了大会的重要意义,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钢铁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把钢铁生产能力更多地变为新质生产力。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通过视频致辞表示,“钢铁工业的绿色升级,是一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标志性实践”,广东工业大学设立低碳冶金工程创新交叉研究院,致力于在低碳冶金及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链开展创新研究,是钢铁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实践的创新举措。
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晓东在致辞中表示,花都制造业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基础性支撑,期望所有低碳冶金及先进金属材料赛道上的开拓者、研究者、创业者携手奋进,共同开启大湾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华旭初在致辞中表示,省科协作在中国科协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大湾区的低碳冶金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兵在致辞中表示,宝钢湛江钢铁作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钢铁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始终将绿色低碳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推动行业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邱学青在致辞中表示,广东工业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正深入实施“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取得快速发展。面向国家绿色低碳战略发展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近年来坚持以“双碳”工作为牵引,发挥优势学科基础,加强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搭平台、聚力量、创机制,作贡献。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在致辞中表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充分利用氢能、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推动冶金钢铁行业和金属材料领域的变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秘书长姜维在致辞中表示,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钢铁材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承载着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科技进步仍将是钢铁行业保持世界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通过视频作《建设数字孪生大平台,打造钢铁新质生产力》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跃作《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氢动能”—绿氢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大会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作《再生钢铁中残余合金元素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大会特邀报告。
本次大会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作特邀报告,内容涵盖绿色催化材料与装备、中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低碳炼铁新工艺、绿色智能电弧炉炼钢、低碳冶金技术发展等方面,为参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本次大会还组织了院士沙龙会议、氢冶金、低碳电炉和先进绿色钢铁材料分会场报告,邀请多位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通过思想碰撞与融合,真正凝聚起钢铁行业和先进金属材料领域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开启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