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广东率先探索红树林碳汇价值实现新路径,“碳”索红树林变“金树林”绿色密钥

发布时间:2024-08-06 17:28: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罗诗岚)碧浪涌动,鹭鸟翻飞。沿着广东的绵长的海岸线,一片片翠绿的红树林犹如散落的拼图在海上星罗棋布,隐藏着点“绿”成金的路径密码。

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的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固碳释氧、防风消浪、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作为三大典型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单位面积固碳量远高于森林生态系统,是碳汇能力强、碳储存周期长的“蓝碳明星”,在减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红树林营造任务最重、红树林保护修复基础最好的省份,广东发展红树林碳汇优势显著、潜力巨大。近年来,广东将“积极发展蓝碳”列入省委、省政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意见,充分发挥红树林大省优势,积极探索开展以红树林为代表的蓝碳碳汇产品开发交易,不断创新开发交易模式,率先走出我国红树林碳汇价值实现广东新路径。

初探:率先成功开发全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

俯瞰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一道绿色屏障呈带状散布在沿海滩涂上。这里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湛江市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高达2万公顷。

早在2021年,广东已率先完成了全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这是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

该项目于2019年发起,将湛江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15-2019年期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产生的碳汇,按照VCS和CCB进行开发。2021年3月,该项目通过VCS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并成功注册。2021年6月8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该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了该项目签发的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中和机构开展各项环保活动的碳排放。交易所得收益共38.8万元用于反哺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

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的开发与交易,在全国迈出了探索实现蓝碳生态价值的第一步,打通了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路径,为红树林等蓝碳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典型示范,对于发挥广东蓝碳碳汇经济优势,推动蓝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突破:自主编制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

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是在国际标准VCS和CCB的框架下进行开发和交易的,深圳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突破,试点开展全国首个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计量、监测、核证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避免红树林面积减少或退化引起的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乡村振兴等为主要目的的项目活动开始到结束期间额外的碳汇增量,极大地拓展了红树林蓝碳碳汇产品的边界。

2023年5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突出红树林保护活动产生的生态价值的《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明确了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的碳计量方法以及核证、评估、交易登记等程序,为红树林保护项目所产生的碳汇提供了规范严谨的评估指南,有效指导深圳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交易的同时,填补了国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类碳汇项目方法学空白。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法学不仅考虑了红树林碳汇能力,还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其他价值纳入进行综合计算,突出体现了红树林保护项目对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符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振兴行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年9月,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9月26日,依托《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在深圳成功交易。深圳市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126公顷红树林保护活动在第一监测期(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产生的碳汇量约3875吨由深圳市家化美容品有限公司以485元/吨的高价竞得,刷新了我国碳汇成交最高单价记录。此次拍卖圆满地完成了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碳汇资产的一级市场交易。

相应的保险服务机制也同步配齐。当天,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碳汇保险捐赠协议》,标志着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在深圳落地,在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红树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先行示范意义。

从学习国际标准到编制国内方法学,广东在探索红树林碳汇价值的实现路径上迈出了因地制宜、自主突破的关键一步,国内红树林碳汇开发交易的路线方法愈发清晰,步伐愈发坚定。

试点:开创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先河

红树林碳汇价值探索驰而不息。有了湛江和深圳在红树林碳汇市场化交易的经验,广东进一步开拓创新,首次提出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该模式的提出进一步拓展了红树林蓝碳碳汇产品范畴,使开展红树林碳汇期货交易成为可能。

红树林碳汇开发权是指在明确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对海域或土地权属清晰及约定年限内的红树林碳汇资源进行开发并获得红树林碳汇收益的权利。广东利用该模式实现了开发主体与修复主体的分离。

今年1月,市场期待已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正式重启。目前广东正采用CCER方法学在惠州、湛江等地市创新打造红树林碳汇权交易试点,核算近几年开展的红树林营造项目未来产生的碳汇量,形成红树林碳汇期货产品以实现红树林碳汇资源的提前变现。

惠东县是广东省近年来红树林营造修复成效最突出的县区,也是获得首批国家和省级造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县区。7月26日,正值“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惠州市惠东县红树林造林项目10年期红树林碳汇开发权在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顺利交易,由广东能源集团节能降碳有限公司以超400万元竞得。交易涉及的红树林为2016-2021年间在惠东考洲洋内新营造的204.85公顷红树林,出让期为2022年8月1日至2032年7月31日。据碳汇潜力核算,10年出让期内,造林项目总减排量为4.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本次交易创下当前国内总量最大、数额最高的红树林碳汇交易记录,开创了全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的先河。

“此次交易具有重要的试点意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精准对接生态产品供需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碳汇经济的双向“增值反哺”,促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依托该项目的开展,广东编制完成了《广东省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规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在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搭建了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平台,提供红树林碳汇交易、鉴证、结算、信息发布等相关服务。

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试点项目的完成,进一步加速了红树林碳汇资源向资产转化的效率,有助于加快打通我国红树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湛江起笔,深圳破局,惠州试点……多点开花、串珠成链,这是广东全力发展蓝碳碳汇经济,创新以红树林为代表的蓝碳产品开发交易模式的真实写照,是践行“两山”转化理念,打通红树林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深入实践。

广东蓝碳方面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未来,广东将以试点创新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完善红树林等蓝碳碳汇产品标准化开发交易机制,健全各级蓝碳交易市场和金融服务平台,推动蓝碳碳汇交易常态化、规模化、规范化,持续谱写蓝碳碳汇开发交易广东篇章的同时,为全球蓝碳碳汇交易提供经验样本,助力我国争取国际蓝碳市场主导权和国际气候治理话语权。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