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  发布

发布时间:2024-06-05 18:23:2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以改革开放创新“再造一个新广东”。认真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广东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创新发展,在省生态环境厅指导下,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省环境科学学会,以《环境》杂志、“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为媒介,自20236月起开展“广东省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征集宣传活动。一年来,经过社会广泛发动、项目单位自荐、实地采访、专家集体评审等环节,现遴选出“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并予以发布。

1.“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赋能移动源精准防控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

为解决“黑烟车”污染治理难题,加强成品油和移动源管理,历时8年打造完善广东省“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体系包括广东省“天地车人”一体化监管平台,并由此建立移动源污染防治闭环管理机制。整合了683套遥感监测设备、1470家机动车年检机构、12万辆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和2126人的快检队伍,每年处理近百亿条动态多源数据。通过大数据实现移动源智能分析、溯源分析、精细化、精准化的监管和应用,助力广东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水下清淤机器人高效运行

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为破解泵站、渠箱、深隧等恶劣污水环境作业下智能定位、导航、避障等难题,围绕“人不下井、水不断流、泥不落地”不停产清淤目标,集智攻关开发出的水下清淤机器人,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安全环保高效清淤。

2021年至今,水下清淤机器人在广州市中心城区泵站、渠箱、深隧等场景广泛应用,累计清理淤积物超1500立方米,较传统清淤方式作业时间缩减约30%,现场作业人员减少近50%;同时,日常养护设备故障率降低,减少维修成本。

 3.创新区域环评 激发市场活力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为推进环评管理从行政审批向政府主动服务的转变,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基础,创新实施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由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制定管理清单,通过明确污染排放要求和防治措施,引导产业规划发展布局。建立全国首个区域环评“智能选址”服务平台,将专业且繁杂的区域环评成果转化为简单易用的信息化操作,为企业提供“查点位-判准入-荐园区-出报告-作登记”的全链条、全流程、“点菜式”服务。

目前,深圳市(不含深汕)开展区域环评面积达1610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80.6%。在已发布实施区域环评的区域,一年来同期需办理环评手续的项目削减了89.5%12369环境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了31.9%

 4.远程采样对恶臭精准溯源

深圳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为破解恶臭扰民投诉无法快速准确溯源和执法的问题,以“远程采样、组分识别、指纹溯源”为策略,构建基于深圳产业特色的22个行业的恶臭指纹图谱库及恶臭溯源技术方法体系,精准锁定臭气特征污染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技术解决了恶臭发生投诉时监管部门摸排蹲守、企业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监测结果虽达标仍扰民的难题,显著提高了臭气溯源的工作效率;同时促使多家重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相关片区的投诉事件由上千宗降至个位数。

 5.高校宣教联盟助力环保全民行动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

为推动构建美丽珠海建设全民行动体系,珠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动珠海全市全部10所高校,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文明高校行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汇聚近14万高校师生的智慧与力量,构建“学生带动市民、高校辐射社会”环境宣教大格局。

成立3年来,联盟已成功实施近60场次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宣教活动。依托联盟,珠海高校师生带头成为珠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示范者。2023年,珠海市生态环境局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6.餐厨垃圾沼气变“绿氢”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为解决本地氢气供应短缺和成本高的痛点,利用现有能源、固废等产业的协同进行创新,成功将餐厨处理、制沼气、沼气及富氢气体制氢、加氢服务、环卫及收运车氢能化运营等产业和环节打通,实现氢能业务“制、加、用”一体化全面贯通。

项目年产绿氢约2200吨,可有效降低制氢成本,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氢能产业链的市场化,推进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制氢项目还能实现碳减排,项目达产后预计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0万吨,有望通过碳减排交易放大经济效益,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7.百万吨氢基竖炉减碳60%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21.5亿元,于20231223日点火投产,具备年产100万吨海绵铁的能力,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也是首套采用氢气气源的最大零重整竖炉。

该项目采用了中国宝武全球首创的氢冶金电熔炼工艺,形成直接还原焦炉煤气精制、工艺气体灵活调配、冷态直接还原铁产品处置及应用等系列领先技术的创新应用,标志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再次迈出示范性、标志性的一步。据测算,该项目相对传统高炉减碳60%以上,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0万吨以上,相当于在再造一个500平方公里的森林。

 8.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

恩平市人民政府

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模式,建立一库一贷一中心N转化机制(即建立生态资源库、依靠绿色金融、建立生态资源交易中心、拓宽N种转化模式),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农民绿色致富。

自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以来,已存入整合集体经营性用地、撂荒地、水田、林地共计18.4万亩。各镇街通过共富公司共产生营业收入约149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带动了8.88亿元投资。

 9.新菌种高效处理石化行业高氨氮污水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为高效处理石化行业高氨氮污水,自2018年起茂名石化开始自研开发新型高效硝化菌剂来处理高氨氮废水,2023年高效硝化菌种工业化试用成功,茂名石化成为中国石化首家非研究院单位自主研发高效硝化菌剂单位。

该复合硝化菌剂已实现工业化试用成功,截至目前,已试生产12吨高效硝化菌用于处理茂名石化煤制氢高氨氮废水。该菌种可在48小时内,去除氨氮效率达98.25%,满足生产指标要求。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该技术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硝化菌剂的耐盐性能达到国际先进。

 10.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现“三个率先”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简易程序、率先建立地市级专家库、率先探索惩罚性赔偿磋商。中山全市共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超70宗,实现案件数量突破;其中,首宗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磋商成功案件,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

通过“以植代偿”在市内17家中小学、幼儿园公益植树274棵,让违法企业成为生态修复的践行者,也让老百姓感受到身边的生态修复成果,有效开展“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普法宣传。(供稿供图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