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大湾区

广东公布16个粤港澳大湾区第二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4-05-13 12:08:09 来源:中国报道

发布会现场(粤新办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编辑陈若欣 报道)5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二批)》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第二批16个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

发布会现场 (粤新办供图)

出席发布会的有,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孙祖通,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佘琼圣,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副署长黎慧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黄宇菲。发布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主持。

邓鸿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1%以上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粤新办供图)

朱伟介绍,总的来看,第二批16个典型案例涵盖了要素跨境流动类5个,民生融合类5个,营商环境类3个,重大平台建设类3个,与第一批典型案例相比,第二批案例延续了创新价值高、示范效果好等特点,部分案例还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深化拓展的新成效,例如继“湾区标准”之后,“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取得新成效。

朱伟表示,第二批案例规则衔接领域更加丰富。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点,涉及市场一体化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加强联通、贯通、融通,每一个领域推进的难易程度不同、快慢不同,需要久久为功、逐个突破,以点带面提升整个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与第一批案例相比,第二批案例在一些新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例如车辆通关、数据跨境、多元商事纠纷解决等,着力破解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大湾区全方位互联互通;规则衔接方式更加多元。规则衔接涉及的领域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不同,有的需要由上至下、政策推动,有的需要灵活变通、技术创新,第二批案例不仅在具体领域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同时有关单位也创新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做法、新的方法,进一步丰富了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工具箱”;规则衔接更加注重回应民众关切。坚持“小切口”带动“大变化”,聚焦港澳居民关注度高、参与度大、获得感强的民生实事项目,打通“民生融通”最后一公里,第二批案例的典型做法进一步回应了大湾区居民特别是港澳居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政务服务等领域,解决了一批港澳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各项政策举措更加可知可感。

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政委孙祖通(粤新办供图)

孙祖通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为充分体现政策的体验感、获得感,省公安厅会同港澳方面以及内地海关、边检、口岸等有关单位,持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广东高速公路收费站、大桥收费站支持对港澳车辆使用内地ETC、香港快易通ETC和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支付,方便通行。二是推进经营性停车场系统升级改造,深圳、珠海等市公共停车场快速升级车牌识别系统,满足港澳车主停车需求。三是围绕港珠澳大桥公路口岸划定交通疏导绕行线路,设置固定执勤岗点,确保港珠澳大桥及口岸周边交通安全、顺畅、有序。四是全面实施港澳与内地免试换领小型汽车驾驶证业务,方便出行,目前已为32万名港澳驾驶人免试换领了驾驶证。五是开通“交管12123”APP快速处理车辆非现场交通违法、轻微交通事故,为车主提供贴心服务。六是建立涉港澳交通事故紧急通报机制,对在广东省发生,造成港澳居民伤亡的交通事故,及时通报港澳方并提供必要协助。七是简化港澳单牌车续领牌证查验流程。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港澳单牌车查验合格后两年内再次提交申请,且机动车及所有人不变的,免予查验。目前,已有5000多名港澳车主享受了政策红利。

孙祖通介绍,“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在实施中实现了核发电子牌证、免担保政策、跨境车险“等效先认”、创新申办模式等“四个首创”,车主不出港澳就可申请办理。截至2024年4月30日,共核发牌证9万多副,港澳单牌车累计入出境230多万辆次。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粤新办供图)

魏文涛介绍,广东启动“数字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通过数字化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机制有效衔接,推动大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有效融合。目前,这项工作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政务服务方面,广东与香港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推动湾区通办服务互信互认。去年11月,粤港双方共同签署《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并启动粤港“跨境通办”服务专区。通过两地的共同努力,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集成服务构建湾区办事新模式。全方位打造湾区政务服务体系,通过建设“跨境通办”线上服务专区,推出跨境通办服务地图,支持湾区市民快速定位线下服务点,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便利快捷的跨境综合服务。二是统筹联动开创湾区协同新局面。将省内各地各部门对港政务服务纳入省级统筹,统一“跨境通办”事项目录清单,加快组建“湾区通办服务联盟”,聚合优质服务提供商,为湾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粤港“跨境通办”服务专区上线以来,两地共推出服务事项140余项,通过香港智方便APP绑定完成粤港在线身份认证用户超1.2万名,线上服务专区访问量超13万次。跨境服务地图接入湾区内地9市政务服务中心共70个“跨境通办”服务实体窗口,在港澳部署18台自助服务终端,可办理高频民生服务事项200余项。

在公共服务方面,充分聚合数字化龙头企业优势资源,在去年12月推出“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首次上线超100项服务,为湾区居民提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的便捷服务体验。这一举措在发挥市场力量参与“数字湾区”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一是参建力量更多元。平台建设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打造多元投资矩阵。二是应用场景更聚焦。平台面向“去港澳、来内地”两类跨境人群实际需求,提供包括跨境出行、通关、通讯、支付、求职、吃住游等高频泛公共服务。三是服务渠道与对象更广泛。“湾事通”在支付宝、微信的境内和国际版本同步上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服务对象近9000万。“湾事通”平台上线5个月以来,日均活跃用户数3万余人,周末高峰值超8万人。最近,第135届春季广交会开幕,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客商在粤商旅体验,我们在“湾事通”平台上线“境外人士服务专区”,提供16种语言翻译和中英双语智能客服,30余项热门数字化应用均可“随时随地、指尖即办”。本届广交会期间,湾事通“境外人士服务专区”服务境外客商超26.83万人次,也为国家深化对外开放探索出一条数字化服务的新路径。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佘琼圣(粤新办供图)

佘琼圣在回答本网提问时表示,广东高院发布的首个涉港澳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扩大法律适用选择范围。允许在横琴、前海、南沙自贸区注册的港资、澳资企业当事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协商选择域外法解决合同纠纷,适用当事人熟悉的法律解决争议,使其行为后果更具有可预期性,有利于提升内地司法对港澳投资者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探索“先受理法院”规则,减少粤港澳三地管辖权冲突,有效解决平行诉讼问题。三是简化对港澳当事人身份信息、授权委托手续的审查程序等,便利港澳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四是明确港澳生效法律文书及公文书证的证据效力,即内地法院可以直接确认港澳法院生效裁判、仲裁机构裁决及政府机构等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五是拓展送达路径。内地法院审理涉港澳商事案件,可以按照符合港澳法律或惯例的方式向港澳当事人送交诉讼文书。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副署长黎慧来(粤新办供图)

黎慧来介绍,为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规划》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河套合作区“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独特优势,在各级网信、发改、政数等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率先开展数据要素跨境的市场化探索,实施数据跨境的交易试点,推动数据跨境交易的规模化发展。具体举措包括建立机制、布局设施、完善生态及规则衔接等。

黎慧来表示,河套合作区数据跨境交易试点特色亮点包括率先探索、数据融通和市场生态等三个方面:在率先探索方面,实施了全国首个数据跨境交易试点,成功探索数据要素跨境市场化,推动场内数据跨境交易实现“零”的突破,并持续实现量质倍增。目前,场内跨境数据交易金额已经从500万元提升至1.14亿元。在数据融通方面,深入推进了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融通,引入首家香港数据服务商入驻深圳数据交易所,达成首个香港企业进场交易项目合作。在市场生态方面,全面打造了数据要素跨境市场生态,从产品供给、基础设施、交易生态、监管体系、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发力,初步建立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风险评估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数据有序跨境流通的市场生态。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黄宇菲(粤新办供图)

黄宇菲介绍,珠海市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出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管理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技术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执业备案管理规定》等两部法规,两部法规是横琴合作区挂牌以来,珠海市首次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横琴合作区开展的“小切口”立法,“切口”虽小,但能够有效推动横琴合作区逐步构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

16个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1)“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顺利落地实施;(2)高水平建设“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3)创新实施粤澳货物“一单两报”服务;(4)“湾区认证”推动三地质量认证规则衔接;(5)“湾事通”助力“三地同城、无感跨境”;(6)粤港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7)首个大湾区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出台;(8)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澳门首发贴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9)横琴口岸创新实施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查验;(10)广州探索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新机制;(11)深圳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12)珠海“小切口”立法助力澳门专业人士跨境便利执业;(13)中山率先落地“港药粤产”;(14)前海率先试点推进建设领域规则与港澳衔接;(15)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16)河套率先试点数据跨境交易。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