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1000斤赤松茸已送出瑶山!东莞优品平台赴韶关开展公益直播

发布时间:2024-03-06 14:37: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沈双)“今天出菇的1000斤已经卖完了,还有朋友想要品尝鲜美的赤松茸,就要等一等啊,等下一批的菇长出来,感谢大家以买代帮,帮助我们的村民增收!直播间里,盟大党支部书记、东莞优品乡村特派员沈双频频感谢;直播间外,村民及各镇的年轻人像赶集一样奔赴这场新鲜之旅

36日上午,党建引领 助力乡村振兴赤松茸公益直播活动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岭溪朱屋村举行,直播间背靠远山、稻田、食用菌大棚,村民们挑来了新鲜的蔬果,在一汪山泉水前直播烹饪赤松茸,东莞市委统战部派驻干部、长安驻乳城镇工作队队员、岭溪村第一书记孙振兴,岭溪朱屋村小组组长朱细星齐齐上阵带货;乳城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组团到现场观摩学习。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韶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人民政府、东莞长安驻乳城镇工作队指导,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岭溪村村民委员会联合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东莞优品平台主办。

活动还得到了东莞市互联网行业党委、东莞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委、东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南城街道“两新”组织党建服务中心、东莞市工商联机关党支部、东莞百家支部心连心的大力支持。 

除了直播卖赤松茸,当地的农产品乳源山溪米等也同步推广。直播从上午9点持续3小时,当天新鲜采摘的1000斤赤松茸全部售罄,直播间场观人数近万人。

(通讯员供图)

 莞韶合力,来之不易的“致富菌” 

 还有4个月,孙振兴的三年驻村任期就圆满结束了。乳源的山好水好,小城风光无限、民风淳朴,的确令他心有不舍,他笑说,你们看我的名字有振兴两字,大概因为我命中注定是要来干乡村振兴的吧。

 时光倒流到20217月,他刚刚被派驻到岭溪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很快在田间地头摸清了基本情况。这里以传统农业为主,稻田收成后,这些农田就冬眠了,农闲时,村民就在村口打打牌度日。

 “乡村振兴,到底从哪儿入手呢?人才很重要,我们需要有情怀的当地村干部、乡贤来一起推动。”很快,孙振兴就找到了朱细星。他既是岭溪朱屋村小组组长,又是企业家,早些年已在乳源县的其它镇种植食用菌,技术成熟,经济效益也好,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有家国情怀,愿意建设家乡。

 这两位村干部,一位来自东莞,一位来自韶关,说干就干。他们商量着,考虑到农民思想保守,第一年先给村民们免费发放菌种,只需要他们在自家的水稻收成以后,把秸秆归拢成一垄一垄的,放上菌种,定期浇水,大概三个月,就开始出菇了,“他们自己吃也行,挑到镇上去卖也可以,先让他们感受一下。”

第一年收成时,其中一位村民只种了两分地,却卖了1600元!这在当时的岭溪朱屋村一下子轰动了!村民心想,一亩稻田一年才收入700元,现在两分地就有1600元,而且种植操作如此简单!尝到甜头的农民感觉这个赤松茸太香了!

第二年,很多村民就主动来要菌种,纷纷自发在门前屋后种植,孙振兴统计了一下,大概也有3亩了,为了扩大产量和质量,他想到建设食用菌大棚。

这项工作不容易,规划的11个食用菌大棚占地3亩,一些村民思想保守,害怕大棚会影响农田复耕而不愿合作。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朱细星,率先拿出2亩地,并找到农户乡亲一个个去做动员工作。

 在莞韶两地村干部的努力下,到了第三年,由盟大集团捐赠10万元建设的食用菌大棚建成了,预计亩产1000多斤,市场价卖20-25元一斤,可带动就业村民50多人次,预计村集体增收3万多元。孙振兴说,今年也是村合作社种植赤松茸的第一年,我们希望通过合作社做成规模,做成岭溪村的品牌,正式对接珠三角的销路。

(通讯员供图)

 党建引领,社会力量汇聚献爱心 

“现在是3亩,接下来将扩大到10亩以上,把岭溪村的食用菌产业做得更加的规模化,标准化。孙振兴介绍说,东莞市长安驻乳城镇工作队支持岭溪村主要做三类产业帮扶,第一类是食用菌(主要是赤松茸),第二类是水稻大米,第三类是结合乳源的瑶医种植药食同源的野菜。这些都市人比较喜欢的绿色产品,品质本身就很好了,现在还需要把品牌做好打开销路。

 “哇哦,这个村好有综艺感啊!我想去玩!”“体验过这里的民宿,可以说是粤北地区民宿的天花板级!”在直播间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点评道。

 “是的,欢迎大家来乳源游玩!我们村还有一个韶关市重点项目——‘宿美·稻’民宿综合体项目,目前第一期‘品悦·蝴蝶谷’和第二期‘璞悦依山’精品民宿都已开业,希望更多人来这里体验我们乳源的好山、好水、好物。” 孙振兴在直播间里回应道。

 “这一次我们的团队是过来给当地直播带货,直播结束了,并不是意味着助农就结束了。”沈双说,盟大集团作为一家科技赋能型的企业,在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上有天然优势,近年来已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了不少成熟的、可复制的路径。

 “在人才振兴方面,我们接下来也会联合当地的人才驿站开展直播运营、短视频拍摄等相关培训,希望能帮助韶关培养更多的电商人才,让年轻人能够为家乡带货,留在家乡、建设家乡。”沈双进一步介绍,“人才下乡,技术也要下乡。”

 除此以外,她认为“链接资源,盘活韶关本地优势,让更多人看见韶关乳源的美好”也非常重要,她希望能够通过党建引领,链接各方资源进来,不管是助力农产品出山,还是推动本地文旅,“我们每次活动都有20多家甚至30多家党支部一起参与进来,人多力量大,我们不以善小而不为,积极影响身边人一起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据介绍,从2020年开始,盟大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已连续四年为韶关南雄、韶关乳源、铜仁碧江区等地开展公益直播活动,带货产品包括当地的李子、橙子,黄桃,赤松茸、辣酱、大米等,公司党员当主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接下来,盟大党支部还将继续汇聚社会力量,不断拓宽助农的视野和思路,沈双举例,“爱心企业可以提前认购村农产品种植,这相当于给农民一个兜底的信心。以买代帮的形式也能让村民更有尊严地增收,而我们在献爱心同时,还能享用到如此高质量的美食好物,可谓一举三得!”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