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饶平:创新融合为非遗彩青植入“廉元素”

发布时间:2024-03-01 09:28:5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我画了一朵莲花,还摆了一个‘廉’字,想要表达做人要像莲花一样廉洁,出淤泥而不染。”2月25日,三饶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迫不及待的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摆出的彩青作品,这是饶平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三饶镇开展“正月十六品非遗,红廉文化进万家”活动现场的一幕。

饶平彩青习俗,又称“摆桌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元宵节,饶平县三饶镇当地的人们挑选五谷杂粮、面粉等材料,精心准备桌盘、桌碗,设计各种花卉、动物造型,在家门口展示、媲美,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推动非遗彩青的传承与创新,饶平县纪委监委坚持守正创新,将廉洁元素融入彩青艺术中,既弘扬了廉洁文化,又让非遗彩青焕发新活力。

廉洁彩青进校园,给学生播下“廉种子”

2月25日上午,三饶镇中心小学10多名学生齐聚学校彩青工作坊。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正凝神聚气的制作廉洁彩青作品,一幅幅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充满“廉元素”的彩青作品在小学生们灵巧的双手中诞生了。此次活动,同学们共制作廉洁题材彩青作品10多幅,将集中在校内展示,让全校师生都可以从中感受非遗彩青的艺术魅力,种下“廉洁”种子。

“希望能通过文化习俗和廉洁元素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传承非遗彩青艺术,弘扬廉洁文化。”三饶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

廉洁彩青进机关,为干部群众注入“廉因子”

当天下午,在三饶楼彩青作品展示厅,三饶镇部分机关、村干部以及周边群众参观了非遗传承人及学校师生制作的彩青作品。今年首次列入展示的融合红色元素、廉洁元素彩青作品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大家不时驻足,或拿起手机拍照,或两两交流。现场感受彩青作品带来的非遗文化魅力,尤其是廉洁彩青作品更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本次活动既是一节非遗彩青艺术课堂,又是一次具有文化内涵的廉洁教育,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体会到廉洁修身的重要性。”参加活动的一名基层干部深有体会地说。

廉洁彩青进社区,让千家万户受到“廉浸润”

夜幕降临,三饶镇在城社区西巷张灯结彩,沿巷各家各户门口的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流光溢彩的彩青作品,前来欣赏“摆桌碗”的周边群众和游客让西巷热闹非凡,大家兴致满满地享受着一年一度的非遗彩青盛宴。饶平彩青习俗市级传承人张喜娜制作的带有廉洁元素的彩青作品陈列其中,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寓意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拍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廉洁的理念传播给公众,让廉洁清风吹进千家万户,营造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氛围。

“我希望将廉洁元素融入彩青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和非遗技艺在相互渗透、交相辉映中传播清正廉洁价值。”张喜娜正在向人们介绍自己设计“清廉”彩青的缘由。

“本次活动,三饶镇将非遗文化、节日文化和廉洁文化有机结合,激活了本土文化‘廉动力’。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县纪委监委的工作要求,发挥三饶古城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用好用活三饶历史文化、红色遗址等资源,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三饶镇清廉故事,提高廉洁文化传播力,让学廉、思廉、崇廉、守廉蔚然成风。”饶平县三饶镇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饶平县纪委监委 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