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周济象(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编辑陈若欣 报道)“你大好的年纪,干点啥不好,干嘛要去伺候老人呢。”2016年8月份的一天,一对夫妇在家里唉声叹气。“部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不正是我发挥作用的时候吗?”他们的儿子周济象,理直气壮地答道。
从头学起,提供专业照料
罔顾父母的反对,30岁刚退役的周济象来到了韶关市始兴县社会福利院,推开门的那一刹那,他有点愣住了:院子里杂草丛生,垃圾随地可见,衣服到处在晾晒,远处更有一位老人在随地大便!
周济象终于明白了父母为什么那么反对。院里26个老人都是由痴、呆、傻、盲、聋、哑、孤、寡、独等弱势群体组成,他们性格怪僻,生活习惯各异。在劝老人不要随地丢垃圾时,有的会直接犟回来“丢垃圾又不犯法,我想丢就丢”,自己一时哑口无言。院里唯一的两个小孩,自己问话时头都不抬、理都不理。在部队习惯了大家都“服从命令听指挥”,但是在这里大家却不听指挥!
自己在海军部队经受了十二年的打磨锻造,期间也立过功、多次受到部队嘉奖,在退役时看到无人选择安置到福利院,便自告奋勇承接下来,只因觉得“到福利院更能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想到现实却给了自己当头一棒。
后悔了吗?想起在部队自己原本五音不全却靠着拼命练习当上了教歌员,想想入伍前都晕车、入伍后却克服了晕船呕吐,在闷热的主机舱底下做到了长时间独立值班,那时候可比现在痛苦多了。“当时我都能挺过来了,这次也能!”周济象给自己鼓劲,第二天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福利院工作中。
“来,你先把老人翻过身来,然后在他身下垫上护理垫……”护工边指引边与周济象给卧病在床的老人擦洗身体。“没想到这活这么累。”结束后周济象一脸大汗。
给老人做饭、喂饭,换灯管,接水龙头,清扫厕所……虽身为副院长,但是工作人员少,加上自己刚来没经验,所以只能从日常小事入手、亲力亲为。同时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周济象还抽空去考了护工证,在日常照顾老人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
改善环境,打造舒适港湾
一年后,周济象当上了院长并开始对福利院的居住环境下手。
“我的菜种得好好的,干嘛要拔掉!”清理杂草和乱开垦的菜地,整理内务,倡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一项推行起来都遭到了老人的反对。“每次下雨路上尽是您开垦的泥土,施肥时也臭气熏天的,大家肯定对您有怨言;种的菜万一重金属超标了,您吃了岂不是对您百害无一利吗……”周济象只能苦口婆心解释。
尽管下了很多功夫,但还是有个别老人不听劝乱丢垃圾等,周济象无奈只能像哄小孩一样哄他们:只要你能把垃圾都扔到垃圾桶里,你就是“讲究卫生好老人”,我就奖励你一瓶牛奶。没想到老人还真听进去了!
如法炮制,周济象后来设置了各种小奖项来激励老人,老人们也越来越配合他的工作,福利院的环境也越变越好:杂草和菜地被绿化带所代替;随处晾晒被模仿部队所建的阳光晾衣房所代替;乱哄哄的老人房间被模拟部队内务标准所代替……经常来福利院检查对接工作的业务主管民政部门同志们都感叹:“周院长把这里打造得越来越舒适了,屋外像公园,屋内像部队。”
“院长,这周早餐我想吃饺子。”“没问题。”在院委会上得到周济象的肯定回答后,老人的脸上乐开了花。为了改善老人们的头等大事——饮食问题,周济象不仅把原来又窄又黑的柴火灶房改成了明厨亮灶,还请了专业配送公司每天按照营养均衡原则配送新鲜肉菜来代替工作人员买菜,此外还每周召开院委会向大家征集本周菜单、公开买菜支出、邀请代表每日监督……“以前吃什么得看阿姨心情,现在吃什么完全由我们决定。”“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召开院委会啦!”周济象对饮食制度的改变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用心陪伴,让家充满笑语
“院长,长大后我想像你一样去当兵。”2019年的一天,福利院里时年10岁的小孩小莫(化名)对周济象说道。“好呀,以后我监督你体能练习。”那一刻,周济象有点晃神,反应过来后甚是觉得欣慰。
一年前,没有监护人的小莫刚来院里时,有点叛逆暴躁,周济象跟他说话时,也经常遭到他的顶嘴。没办法,周济象只能先每天默默亲自接送他上下学。一两个月后关系有点缓和,周济象又开始变着花样关心他:跟他做俯卧撑、玩双杠,带他去公园散步、去图书馆看书,自掏腰包到理发店给他理个帅气的发型……持续了一年终于换来了小莫的上进和对自己的交心,周济象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样需要耗费大量心神的案例在老人里更是常见。失去儿女的老林刚来福利院时,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说话。“老林,你吃饭没有,我来给你读报啦!”从民政局借来报纸的周济象开始了每天对着门缝的读报之路,然而门缝里的人并没有回应。“这个报纸过期了。”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天,门缝里面终于传来了声音,周济象不禁噗嗤一笑。
“老人们最怕的就是孤单,没人陪伴,你们有空时多跟他们说说话。”周济象经常这样对工作人员说。为了让老人们感觉到热闹、开心,周济象把一人一房间改为两人一房间,让每人都有个伴互相照顾;制定作息表,每天固定安排集体活动、集体吃饭;购买移动音响,每天放歌并组织大家跳广场舞;打造健身房,组织大家打乒乓球、进行投篮比赛;节假日时请老干部、学生文体团队来给大家表演节目……“我哪也不去了,就在这里,周院长比家人对我们还好。”点点滴滴的付出换来了老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过去不是没有收到旁人“傻子一样去当保姆”的议论,但是每回得到老人小孩的肯定,周济象更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
筹划多年的养老幸福楼投入使用了,多次反馈情况并申请资金的“儿童服务中心”大楼也建起来了,院内美化绿化亮化等提升改造项目也完成了,在周济象勤勉的建设管理下,福利院到处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而他也在2023年成为韶关市唯一一个获评广东省民政厅颁布的岭南“最美养老院院长”奖章的院长。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周济象并不是没有悲伤难过的时刻,院里的老人们多数年龄偏大,不久前刚送走了一位老人,好在临终前满足了他想吃粽子的愿望。“下一次呢,我还能做什么?”对着夕阳时,周济象常常陷入思考。(供稿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