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水利,既是国家的命脉,也是民生的基石,它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福祉与安宁。广州增城区水务人积极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全区水务工作者用心去感受水的韵律,用智慧去驾驭水的力量,用责任去守护水的纯净,为“百千万工程”“绿美增城”、服务广州东部中心重大平台等工作贡献出水务人的力量。
水务执法有温度的暖心人
十年来,停靠在增江边的十条疏浚船只是增江防汛中的“老大难”历史遗留问题。2022年4月,根据增城区政府关于清理增江庆东村河段疏浚船防汛安全隐患处置问题的工作要求,增城区水务局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王伟业同志亲赴一线,带领执法大队队长以及队员每天走访疏浚船只的船主,苦口婆心地向船主解读政策,讲明这些船只在环保、防汛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眼看着汛期将至,而船主们仍然无动于衷,王伟业同志转变思路,与船主们拉起了家常,得知船主出现经济困难后,该同志主动向增城区水务局主要领导汇报,争取了一些经费适当帮助他们解决船只加固问题,确保安全。在这8个多月里,王伟业同志去过荔城街领导办公室,到过庆丰村村委,跑过海事局,只为寻求一个能使群众满意又能彻底解决防汛安全隐患的方案。经过多个部门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停靠在增江庆东村河段10艘疏浚船只业主最终同意自行拆解运离,从而彻底解决了10年来停靠在增江边船只的防汛安全隐患,进一步维护增江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正常的水事秩序。
深耕污水治理一线的绿水守护人
为了推动国考大墩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不管晴天雨天,总有一个身影忙碌在一线。有同事开玩笑说,“他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增城区污水管网方面欠账较多、人手不足、技术力量不强的情况下,冯海亮同志带领着团队,白天跑现场调查问题,晚上在会议室研究方案,周六日更谈不上休息,深夜也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忙碌的身影。从黑臭
河涌治理到提质增效这几年时间里,他日以继夜,在城乡污水设施补短板、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水单元达标创建等方面齐抓共管、系统治理,取得了国考大敦断面水质达标并持续向好的良好成效;完成51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样板村建设及农污站点标准化建设,成功打造省民生实事样板;污水处理效能逐年提升,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和治理全覆盖目标,2023年城镇污水厂平均进水BOD5浓度达到89.53毫克/升,同比2019年增长91.01%,在2023年7月21日住建部召开的建制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会议上,增城区作为两个区县代表进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经验分享交流,受到广泛认可;作为建设单位实施的荔湖提质增效项目获得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等4个省级奖项和广州市建设工程优质奖等3个市级奖项;提前谋划两座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为广州东部中心、公铁联运等项目产业落地保驾护航。
亲自设计内涝治理方案的有心人
2019年以来,增城区以切实解决内涝问题为导向,对辖区内内涝点逐个攻破,以挂图作战的方式,统筹专业技术力量,编制了工程实施方案,落实了项目资金;水务、住建、交通和镇街等各单位齐心协力,全面铺开了内涝治理工程建设。李建文说,内涝治理任务虽然工期紧张,但也绝不能马虎。所以在制定内涝治理方案时,他修改完一版又一版设计方案后,仍然会精益求精地寻找哪里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雨季的时候,内心不踏实,他就马上冒雨去现场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更自然的排水通道?有没有客观难题会造成项目无法落地?方案建设能不能达到规划标准要求?以这几个问题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的思考,他晚上回到单位就立刻跟设计人员逐点讨论,将设计图纸与现场多次核对,反复论证,以保证工程实施后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较为复杂的内涝点,更是邀请专家进行审核,确保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投资的效益。经过努力,增城区在册历史易涝点大幅减少,内涝治理成效进一步巩固。
让万里碧道拉满群众幸福感的增城水务人
在中心城区边“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的美好愿景有可能实现吗?增城水务人的回答是“必须能”。根据《广州市增城区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计划到2025年建成248.7公里碧道。截至2023年12月已高质量建成碧道178.5公里。其中,增城区水务局负责建设的增江碧道广受领导和市民好评,并多次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报道。对于增城水务人来说,以单位为家是常态,只为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打造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增江碧道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增城区水务局分管领导何雪松同志经常深入工程现场一线,有时利用晚上时间到工地项目部主持召开监理例会,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设计施工、征地拆迁等问题。项目施工过程中,上级领导、增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也多次到工地现场指导支持,提出宝贵意见,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共抓共建新格局。
在增江碧道建设的背后,还有一个身影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时任项目负责人的刘磊同志。在增城区水务建设管理所担任负责人的日子里,他就已经开始着手这个项目。之后因岗位变动进入增城区水务局建管科,他依然关注着增江碧道后续建设管护工作。他曾说过:“水是生命之源,碧道是城市的血脉。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精细的管理,打造出一条生态、休闲、美丽的碧道,让增江的水更清、景更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健康。”
增城水务人对增江碧道的坚守,是热爱与决心的最好诠释。在他们的眼中,每一米碧道都是一份责任,每一滴水都承载着他们对增城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如今,漫步增江画廊碧道,青山碧水共云天,圣皇洲岛上芦苇飘荡,樱花园里莺歌燕舞,观海长廊野花烂漫,南山古胜别有风情...2023年,经水利部现场调研与评审,增江画廊水利风景区(增江碧道)获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成为广东省唯一上榜的景区;项目荣获2021—2022全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该奖项是水利工程领域国家级最高奖项,项目还通过了2023年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获得WLA世界景观建筑奖等30个奖项。人因水而秀、城因水而灵,增江画廊水利风景区依水而建、顺水而行,改变了人们对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单一功能的认识,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增城水务人的满满诚意。沿着增江碧道,可以听到流动的水声与人们的笑声交织环绕,为沿线增添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可以欣慰韩愈笔下“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的怆然已不再可能,如今山河安澜,水润民生;还可以邂逅一份浪漫,饱览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直面“毒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破局人
鸿达水泥厂位于增城区西福河石滩镇南坣村段,于1994年建成投产,土地面积共32亩。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建筑仅靠水边,是西福河上一处妨碍行洪的顽疾。其虽于2008年为响应增城市政府关停,但于2010年至2014年期间再次投入大量资金陆续改造办公室、宿舍、厂房共计16800平方米,并在原厂址上西福河旁搭建铁皮钢结构厂房后分租给其他厂,转型转产经营至2020年8月。由于历史政策原因,各相关权益人就厂房处置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若强行拆除将给投资人造成巨大损失并容易引发维稳事件。如何破局?如何解决“毒瘤”?成为摆在西福河河道治理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此,增城区水务局高度重视,局长刘佳洋同志亲自部署,半个月内与属地石滩镇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处置方案,逐一破解难题,推进工作进度。在此过程中,增城区水务局执法大队与增城区河长办、石滩镇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树牢“一盘棋”思想,明确整治重点,破解整治难题;组织开展走访排查,摸清违建数量,通过对当事企业主普法宣讲,强调控违拆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企业主深入了解拆违治理的积极影响,同时由石滩镇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核定违法建设数量、面积。经多番协调处理,最终该处违法建设成功于2023年9月20日完成拆除,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