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鸠江区:“1234”工作法画好城市基层党建“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4-02-03 20:37:4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社区建立区域化党建联盟(鸠江先锋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编辑陈若欣 报道)近年来,鸠江区坚持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围绕“三抓一增强”工程和“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方案,以“健全组织体系、优化服务体系、搭建多元平台,创新社区治理”为抓手,同心同向画好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核聚力”强组织,健全组织体系

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健全“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组织体系。赋能街道党工委。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明确街道权责清单55项、公共服务清单307项,将城管、市监、司法等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制定“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11项工作制度,切实将街道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公共管理、服务上来。聚力社区“大党委”。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印发《鸠江区“物业红管家”建设年行动方案》,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组织体系,多元整合辖区内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党组织,在28个城市社区建立区域化党建联盟,画好城市基层治理“同心圆”。

“双应”组织聚人心,优化服务体系

制定《关于进一步巩固深化“双应”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的通知》,建立“双应”社区党组织培育库36个,在已入选的11个市级“双应”基层党组织中城市社区党组织占比接近一半。去年以来,区直机关部门等双联系单位服务群众到社区、设施建设到基层,为居民解决实事难事235件,党建联盟单位帮助群众圆了2841个“微心愿”,社区治理学院培育的社会组织,共解决小区治理难题1175件,唱响了社区治理“共同音”。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机制,发动定期参加居住地小区物业巡查,查找内部环境、配套设施、物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为指引,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三社联动”助共建,搭建多元平台

完善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骨干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以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补充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实现社区微空间的大治理。推出社区微公益创投、社区微治理学院和社区微基金三项举措,建立起“服务项目、人才培养和资金保障”三个环节的闭环流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以创新的思维、新颖的内容、多元的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涵盖社区治理、扶老爱幼、社区安全、志愿服务等诸多社区治理领域。

“四大工程”促和谐,创新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家人共治”,推进平安家园建设。协调驻区单位、党员志愿者、“五老”人员、楼栋长等组成“红袖标”治安巡防群防群治队伍,常态化开展看楼护院、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自防自治活动。文明倡议“家风共树”,打造向善向美社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道德讲堂、最美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宣传身边好人事迹,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党群互联“家事共商”,完善基层民主自治。搭建“有事好商量”“社区议事厅”“党员会客厅”等党群议事平台,广泛动员和吸纳党员代表、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参与社区协商,成功开展协商案例1000余例。多元参与“家园共建”,优化社区治理体系。组织党员干部进网格、亮身份、送服务,通过党建带群建,把就业指导、扶贫帮困、文化活动等服务从常住居民延伸到商区、商户及外来的从业人员。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引进专业的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为居民在家政、教育、文化、养老、咨询等方面提供便利。(供稿:芜湖先锋)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