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东莞高埗举行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29 09:16: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高埗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熊燕青)近日,在东莞高埗大桥(旧址)处,高埗镇举行“传承大桥精神 再创高埗辉煌”——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活动。

活动以“亲历者讲述+图片展+健步行”的形式,让大家重温当年建桥的激情岁月同时,感受高埗这40年经济社会变化与城市发展,激励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发扬和传承敢为人先大桥精神,讲好东莞改革开放故事,以奋斗和拼搏姿态,推动高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建设东莞北部先进制造业强镇、城区片区高品质江滨新城新篇章。

(高埗供图)

启动仪式上,镇党委书记邓炳华代表镇委、镇政府,向所有为高埗大桥(旧址)建设,以及为高埗发展历程做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高埗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是高埗城市的重要标志,见证了东莞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也见证了无数高埗人敢为人先的奋斗和拼搏。它始终印记着高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凝聚着高埗“敢闯敢试”的变革力量。他要求,接下来全镇上下要立足高埗发展基础,充分利用特色资源禀赋,以头号力度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塑造高埗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高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深刻把握高埗“桥”文化的内涵与品格,大力弘扬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历史主动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桥”的文章,要深度挖掘“桥”文化,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更加珍惜这座大桥所代表的历史和荣誉,传承好敢为人先的“大桥精神”,讲好高埗改革开放故事,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任务。

在活动现场,领导嘉宾以及与会人员登上高埗大桥(旧址),感受当年建设高埗大桥(旧址)壮举,高埗40年发展历程的壮阔、高埗建设的壮丽。从桥上眺望如今东江边的高埗,岸绿水清的亲水碧道、自然与人文环境融合的城市面貌,让不少退休的老干部、大桥建设亲历者感慨高埗建设之快。曾参与大桥建设的退休老干部李振钦告诉小编,参加大桥通车40周年活动,心情非常激动,“当年建桥时间紧迫,公社的干部凝心聚力,连夜晚都在搬石头建桥墩,就希望尽快把桥修好,推动高埗发展。如今看着高埗城市面貌变化之快,非常感动,希望高埗越来越好。”李振钦说。 

在观看“桥”见40年——高埗“桥旅”图片展时,“壮举•潮涌东江”“壮阔•劲风扬帆”“壮丽•美丽画卷”三个篇章生动地展现出高埗一路之蝶变,人们看着当年《人民日报》对高埗大桥的报道、通车典礼的高埗大桥、大桥下高埗城市蝶变等珍贵历史照片,仿佛穿越到当年高埗那些奋斗拼搏的激动岁月中,汲取高埗大桥的精神力量。

亲历者讲述

敢为人先大桥精神

活动还邀请了当年建桥亲历者出席启动仪式,他们现场分享了高埗大桥建设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在场人们更确切地感受到高埗大桥(旧址)所肩负的时代使命与历史价值。

时任高埗公社党委书记袁仲庆对带领高埗人民建桥圆梦发展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当年高埗被3条河流阻隔,出县城绕道28公里,建桥是高埗发展的出路,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当时全公社2万多人都一致拥护建大桥。”袁仲庆说。面对建桥资金缺口难题,领导干部提出发动群众,集资建桥,群众每人出资10元。“为了把桥尽快建好,我们发动群众力量,大家有力出力,公社干部带头干,搬石头,倒石沙,其他的群众都挑泥、担石头,也有干部吃住都在工地,好像保安围、护安围、卢溪的群众来工地时,就带上煲自己煮饭吃。高埗大桥(旧址)建成通车,是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袁仲庆感慨地说:“希望高埗人民发扬大桥精神,继续努力把高埗建设得好上加好。”

高埗大桥(旧址)是一座长169.36米、宽12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它建成通车打破了高埗发展困局,连通高埗经济发展“脉络”,开启高埗“沟通”“交流”“欢聚”“通达”的时代序幕,更在全国开创了“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成为东莞乃至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它之所以被称为历史创举,正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改革精神,是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和奋进精神的代表符号,这种敢为人先大桥精神、时代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代人接续奋进,砥砺前行。

开展健步行活动

共同“桥”见新高埗

凝心聚力奋进拼搏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埗”行致远——“桥”见新高埗健步行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负责人、各村( 社区 )党组织书记、宣传干部、公安、消防、网格、应急、企业等有关队伍代表共300多人参加健步行活动。

健步行活动以高埗大桥(旧址)休闲步道为起点,途径高埗大桥休闲步道、江滨广场休闲步道(西)、龙舟景观台、江滨广场休闲步道(东),最终抵达梨川大桥休闲步道,全程2.3公里。独特的徒步路线不仅将高埗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城市魅力完美地串联在一起,而且途径横跨高埗东江边上的三座大桥,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到高埗大桥(旧址)、高埗大桥(新)和梨川大桥所凝聚的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精神,激扬在新征程上“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信心。

活动中,党员群众用脚步丈量高埗城市新地标,他们沿着精心设计的路线一边精神抖擞前行,一边欣赏以高埗大桥(旧址)、城市发展、“百千万工程”、绿美高埗生态建设、文化强镇为主题的图片展,感受这座城市魅力和发展潜能,坚定了发展信心和决心,承担起建设高埗的使命与责任。

高埗党建员熊琳静表示,今天参加活动让我心情非常激动,作为党建组织员,在工作中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大桥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坚定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推动高埗党建迈向新的台阶

高埗青年莫慧欣表示,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从小在高埗长大,我的爷爷和爸爸经常跟我讲高埗大桥的精神,这也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很自豪。徒步过程中,看到沿途设有很多高埗文化、历史的展板,在了解高埗历史同时,也让我们年轻一辈汲取奋进力量。

据了解,今年将立足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契机,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高埗“桥”的文章,开展“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和市文联、市作协合作创作出版《高埗大桥》大型报告文学作品、和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编撰出版《高埗大桥史录》、举行“桥”见40年——高埗“桥旅”图片展、“埗”行致远——“桥”见新高埗健步行活动、“桥见风景”旅游推介会和文创产品发布会、“桥向未来”——高埗大桥通车40周年摄影创作比赛等,讲好高埗改革开放的故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