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民心桥”振兴致富路 中国大陆最南端徐闻县角尾乡打通出海桥

发布时间:2024-01-25 17:04: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胡峰 吴丽虹 李林) 作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正在广东各地深入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如火如荼,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期,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徐闻县角尾乡的“港门中桥”今天(25日)举行正式通车。该桥是广州市南沙区政府支持建设项目,由广州市南沙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牵头项目管理,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新月”型景观桥横跨北洋港沟中部,接连角尾乡西海岸天然港湾“港门渔港”,打通了角尾乡西部出海的“致富路”。

(通讯员供图)

“港门中桥”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建议下,港门中桥更名为“南沙桥”。道路级别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长45米,宽8米,双向两车道,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及交通工程等,为“百千万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港门中桥诞生前,北洋港沟上只有一条仅一米宽的无护栏木栈桥,曾宅寮等十余个自然村村民从这里出海和栖泊渔船,由于桥面在高潮位被淹没,一旦涨潮就无法通行。广州南沙区明珠湾管理局驻村干部李海涛介绍:“每到涨潮的日子,想要出海的渔民就只能绕行十数公里的距离才能到达渔港,在渔港附近置有产业的村民也十分不便。早日拥有一条可靠的新桥,是角尾乡三万村民共同的愿望。”

2023年3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提出“关于解决角尾乡沿海渔民出海难问题的建议”,在省政府、省人大主要领导的关心关怀下,港门中桥建设快速提上日程。不久,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收到徐闻县角尾乡下寮仔村民委员会建设该桥的委托,“港门中桥的建设承载着角尾乡乡村振兴的重任和村民的期盼,虽然我们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仍深感责任重大。”中交四航局三公司港门中桥项目经理毛海峰说道。

锄头“锄”出的便道

港门中桥所在的北洋港沟尚未普及公路,只有一条长满了棘刺蕨草的土路通往项目选址地,因而修建工程便道是项目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这条土路的宽度还不到3米,道路条件不允许重型设备进场。所以在开工前,除了清障工作,我们还需要拓宽现有路面,为后续施工提供交通保障。”中交四航局港门中桥项目总工程师朱长书介绍。

2023年7月15日,港门中桥项目正式动工。然而除了项目团队外,还有一群人也早早来到了施工现场,来自附近的下寮仔村等数个村的村民们扛着锄头、镰刀自发组织队伍,主动前来协助清障工作。对于能参与到港门中桥的建设工作,村民们十分高兴:“虽然没法像父辈那样亲手建桥,但垦荒我们肯定要出一份力,我们可是盼了好些年……”

在村民们的协助下,项目团队清障的速度得到极大提升。为了进一步缩短前期工作的时间,朱长书采取了前方清障,后方修路的作业方案。两道工序同步进行,发挥出了“1+1>2”的效果,不到一周时间,一辆辆挖掘机便随着崭新的便道开赴现场。

“改水为陆”质量安全两手抓

港门中桥施工现场大量分布着松软的黏性土与不均匀风化岩,易引起地基部分受力不均,减少建筑使用寿命。若采用传统支架法施工,需预先进行地基处理、搭设支架模板,工期长、造价高,难以在紧张的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

“按时通车是我们对角尾乡人民的承诺,在节约工时的同时,我们必须保障村民的日常通行顺畅。”毛海峰说道。

据前期实地考察,项目团队发现北洋港沟潮差不大,水流速度较缓。考虑到桥长较短,他们决定直接“改水为陆”,于底部设置导流管疏导港沟水流,保证港沟不断流,在木栈桥两旁以泥土填出一座“土桥”,再依托“土桥”进行陆上施工,取代了传统的支架施工、块石砌筑方案。

“星光”照耀的施工现场

12月初,桥梁主体顺利完工,港门中桥进入通车倒计时。为了保证如期通车,项目团队日夜兼程地坚守在施工现场。项目副总工陈超介绍:“得益于前期工作的扎实开展,现在桥梁主体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我们全力保障护栏、线缆、道路照明的安装,确保按期优质交付工程。”

对于项目团队的敬业奉献与诚信精神,角尾乡人民赞不绝口。“有一回夜里,工地上的照明灯坏了,我们得把家里的灯拿过去帮忙照明,才知道这帮建设者天天都这么三班倒,当时各种灯具在现场照亮,在黑暗的夜里就像我们这一片海上的星空。”谈到项目建设团队,当地养殖户林启武滔滔不绝。

见证了第一辆机动车驶过港门中桥,陈海生感叹道:“得益于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角尾乡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从今天开始,角尾乡出海难的问题将成为历史!角尾乡人民的致富路由此打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管是身处现场还是远在他乡,看着港门中桥终于顺利通车,角尾乡人民笑逐颜开。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