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聚焦“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七个一” 打造东莞莞城市桥社区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1-25 09:20: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莞城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龚艺超)从“东莞城市原点”西城楼走向东莞莞城市桥路,便是市桥社区。市桥社区自古以来是莞城街道政治文化中心地带,辖区内有着兴贤里、象塔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市博物馆、科学馆、儿童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星罗棋布。

市桥社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让不会说话的古迹活起来,让文化走进大众生活,也让老城区市民的生活更加宜居、便利。

(莞城供图)

老城区新道路,展现街区文化底蕴

市桥路至西正路段是东莞城区历史悠久的商业区域,沿街商铺林立,过去存在着基础设施老旧、商铺占道经营、悬挂违规商业广告牌、沿街车辆乱停放等问题。

如今,走在市桥西正路上,脚下是崭新的花岗岩人行道,道路两旁是井然有序的商铺,路缘石、车止石、U型护栏帮助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辆保持着恰当的“边界感”。

2023年,莞城街道对市桥路至西正路段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升级人行道设施,优化慢行系统,规范街道两侧的广告招牌,打造无占道经营严管街,结合门前三包和AI感知微执法工作,保持道路两侧商户良好经营秩序。同时,在市桥路、西正路、新风路等路段增设U型护栏的方式,建立一条5.1公里长的机非共板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让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和人行道行人各行其道,优化通行秩序。

在优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同时,市桥社区结合西城楼、象塔街等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带,通过量体裁衣,突出特点,在象塔街口处和西城楼旁提升环境,各增加融入莞城地域特色的形象标识,打造特色圩镇风貌。在万寿路段,市桥社区结合莞城街道城内片区主要道路翻新工程对万寿路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外立面设计上融入莞城文化元素及未来周边发展的定位,打造出具有莞城文化特色的特色外立面。

此外,市桥社区还对市桥河街、迈豪街、同德街沿街建筑立面风貌改造和路面升级提档工程,改造裸露路面硬底化,增绿补绿,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安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住在同德街上的居民表示:“过去路面破损坑坑洼洼,一是容易产生噪音二是不安全,现在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环境也整洁美观了很多。”

城市微改造,提升生活品质

“微改造,小提升”,全面改善社区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小提升、微改造、绿化美化、活化等,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品质。市桥社区先后利用闲置地、“三边地”建成了松柏小公园、积盛里小公园,还依托莞城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升级了草塘公园。

位于莞城市桥社区宝积街36号旁的一块空地,多年前被闲置下来,里面杂草丛生,成为蚊虫的滋生地,卫生环境堪忧。市桥社区聆听和收集居民的意见,将其改造成松柏小公园。如今的松柏小公园时常举行爱心义剪、“小公园”微党课、健康宣传等活动,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健身“打卡点”。

2021年,依托“民生大莞家”中的“民生微事实”项目,市桥社区将另一片“三边地”改造为积盛里小公园,公园里添加了花圃、健身器材、宣传阵地等功能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去年6月,莞城街道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市桥社区的草塘小区、草塘公园、老干部宿舍等区域纳入试点项目,市桥社区依照美丽圩镇“七个一”的建设目标打造“一个绿美小公园”的标准,对草塘公园开展绿化整治,全面提升绿化景观打造荷塘主题城市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以景观整治提升为切入点,以构建绿美为中心,在草塘公园全力打造一个有特色、有活力的生态和谐绿美公园。

接下来,市桥社区将围绕莞城街道“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工作体系中“打造1个旧城改造典型片区”的目标,以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提升城市品质,吸引商贸业回流,带动区域产城融合,同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与环境品质,巩固“美丽圩镇”建设成果,使辖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真正让广大居民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