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近日,2022年度东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出炉,道滘镇再获“优秀”等级,排名全市第三,接连获得优秀的背后,道滘有哪些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道滘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结合“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道滘“和美水乡”示范带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2022年东莞市硬任务“抓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配合镇街。
(道滘供图)
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
着力锻造村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制定《道滘镇村组资金统筹方案》,引导村组集体通过合资合作、产权租赁、物业回购等方式参与市镇村城市更新、投资开发等项目,促成10个村投资约1.5亿元共同购买镇内优质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700万元。大力推进小河、大罗沙等2个市级“头雁计划”单元连片“工改工”项目,支持村集体自改模式推动原新稳工业区“二次开发”,全部建成后为村集体新增高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4000万元。
拿出1000万元专门用于村级联动招商激励,同步设立3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推动300家5000平方米以上集体厂房“腾笼换鸟”。2023年以来成功通过现有厂房腾挪导入优质产业项目20宗,目前14宗已正式投产,预计产值近10亿元,若全部投产并达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
探索“碧道+水经济”模式,高标准建设总长145.85公里的“万里碧道”,建成北岛公园、掌洲农业公园等一批河岸景观节点,有力推动碧道+龙舟竞赛、畅游东江等活动蓬勃发展。发展美丽乡村经济,在大岭丫打造以水岸枫林、特色观光农田、花茶湾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带,在永庆、九曲等村建设“夜游道滘”沉浸式艺术体验主题场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道滘供图)
大力实施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年,道滘镇人才总量首次突破4万人,制造业人才占重点行业领域人才达75%。高层次人才增长率突破25%,本科学历人才增长率突破30%,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成功举办首届人才日暨人才集中活动月活动,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设立人才节日的镇街,对首届优秀HR经理人、“道滘功匠”以及镇“人才苗圃”企业、企业实训基地等14人进行表彰,举办道滘“就业有道”大学生职业指导专场及青年就业暑期“护航港”“莞聘夜市”现场招聘活动3场,以读书节“书香气”及咖啡美食“烟火气”为就业服务“聚人气”。
深入实施“引凤归巢”计划。制定《2023年道滘镇村(社区)招聘“百千万工程”储备人才方案》,第一轮招聘16名“双本”人才充实到村(社区)工作,作为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储备人才重点培养。
实施2.0版“技能人才之都”“1+8”政策,开展中式烹饪、家政服务、农村电商等“项目制”技能培训1050人次。协助道滘镇三家企业成功获得东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
组织道滘镇重点企业赴多地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洽谈会及专场招聘会21场,提供涵盖技术员、机械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516个岗位,需求人数达22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249人,并与6所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大力推进文化强镇建设
力促乡风文明向上向善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镇,创新建立“文明观察员”队伍,构建“1+14+N”志愿服务体系,打造1个实践中心、14个实践站、70个实践点,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明创建工作。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基础上,优化文化空间,推动大罗沙、大鱼沙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质增效。新增建设2个城市阅读站、2个绘本馆。重点打造文化小分队活动品牌,以及“火柴盒”“我们的节日”“今晚约局”“书香道滘”等道滘特色品牌活动,惠及群众20万人次,切实丰富群众娱乐文化生活。建成大岭丫、南丫、蔡白、厚德、永庆、南城6个村史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传承发展。重点抓好省级非遗“莞草编织技艺”和非遗活化利用工作。2023年以来,获评“2023-2025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排演基地”,文化服务中心连续5年被东莞市文广旅体局授予“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佳单位”。
大力实施城市形象推广工程,精心评选“道滘十大名小吃”“道滘八景”,承办第五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总决赛、“7·16”畅游东江等大型赛事,举办首届道滘粽子节,龙舟文化节和道滘美食节,系列活动累计吸引人流量超50万,全网曝光流量超千万。
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有道新征程”党建研学地图,粤剧曲艺文化馆、永庆乡村游等入选水乡精品旅游线路。
推动绿美道滘建设
重现“水清岸绿白鹭飞”生态美景
选定大岭丫村打造市级绿美示范乡村、沿江碧道公园打造绿美生态示范点,加快推进9个总投资超670万元的村庄绿美示范工程,在全镇范围内物色30间民房打造美丽庭院示范点。目前,已建成3个口袋公园和1条林荫大道,利用“三边三地”建设“四小园”超170个。
加强美丽田园建设,按照市美丽田园建设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农业园绿化景观,提升农业园总体环境,推动十字洲、沉洲等农业园开展美丽田园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具有水乡特色的美丽田园样板。
打好打赢环卫保洁“翻身仗”,持续推进并优化“1+8”环卫保洁模式改革,用好环境卫生“红黑榜”、村规民约“积分制”等机制。加快建设首批8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点,试点建设6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亭、20个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等前端设施,率先打造九大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全力打造高品质道路交通环境,年内打造停车管理示范区不少于3个,新增停车位不少于2200个,完成9.6公里人行道升级改造和非机动车道建设,再用五年时间完成全镇52公里主干道路交通综合整治。
以道滘圩市为核心,加快推进总长15公里的东莞“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道滘段)建设,目前,已完成首开段兴隆街一河两岸改造工程,并同步推进文旅策划与项目招商,焕发兴隆街新活力。
安排9000万元对全镇13个村主干道和次干道的架空通信线路进行全面优化整治,目前,已完成大岭丫、永庆、大罗沙、九曲4个村“三线”整治任务,明年完成剩余未整治区域,全镇域优化城市“天际线”。
以组织振兴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全镇党员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共开展集中轮训30场,培训2398人次,实现基层党组织教育培训全覆盖。重点打造“有道学堂”培训品牌,开展社保、法治、党务、材料写作、乡村振兴、党建知识等专题培训22场。统筹设计了道滘镇“有道新征程”——党建研学地图,打造沉浸式学习阵地。
实施百名后备干部竞跑计划,健全结对帮扶、考勤管理、监督跟踪、动态调整四项制度,精准加强干部的工作业绩考察。进一步优化农村“两委”干部考核管理,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实行末端淘汰,逐步形成有进有出、优留劣汰的良性机制。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2023年累计摸排线索21条,核查上报市扫黑办21条,线索办结率100%。聚焦市场流通、金融放贷、教育等三大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综合整治,建立了信息报送、案件研判、线索核查、移送反馈等一批长效管理机制,成功打掉一批涉黑涉恶团伙,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的道滘,东江河畔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天蓝、水清、城美”的美好生活环境在道滘处处可见,一起期待道滘未来的发展吧。(供稿单位:道滘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