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东莞道滘镇“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发布时间:2024-01-13 08:57: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道滘供图)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日前,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消息,经过县级申报、市级推荐、实地核查、资料评审、演讲答辩、确定名单等6个环节,评选出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东莞道滘镇“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代表东莞参加此次评选活动,并成功入选。

(道滘供图)

据悉,根据《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奖励方案》,省财政对获评为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梅州市梅县区、江门市开平市、惠州市博罗县、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阳江市阳西县、汕尾市陆丰市、茂名市高州市、肇庆市封开县、河源市东源县、潮州市潮安区各奖励1亿元,现省财政厅已下达完毕。

珠三角地区获评为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广州市从化区和花都区、珠海市斗门区、东莞市道滘镇、佛山市三水区、中山市三乡镇,奖励经费由所在地级以上市参照省标准自行实施。

(道滘供图)

东莞市道滘镇“和美水乡”

乡村振兴示范带(道滘段)

道滘镇以“地脉传承、文化创新、城乡融合”为总体思路,综合考虑自然禀赋、风貌生态、历史人文、产业布局、空间优化等因素,着力构建以“和美水乡”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促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示范带以道滘圩市为核心,以水为脉由东向西依次串联昌平、大岭丫、闸口、厚德、北永、永庆、南城、大罗沙8个行政村,通过统筹整合沿岸历史建筑、公共配套、厂房物业等各类资源,全域规划以“一河两街、四片十景”为特色的文创产区,以“稻、屋、花、田、馆”为点缀的文耕社区和以“一村一船两园”为载体的文体景区,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共长15 公里、覆盖31.1 平方公里的水乡特色风貌集聚区。其中,乡村振兴示范带(首开段)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党建引领作用强

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由镇主要领导与示范带沿线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对一”结对培养,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素质能力,有力促进特色精品村大岭丫集体年度经营性纯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带动全镇13个美丽宜居村集体年度经营性收入均达500万元以上。向软弱涣散村大罗沙选派第一书记,通过“白+黑”走访、解决“屋边地”霸占问题等方面着手,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群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善,为道滘镇成功创建东莞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镇提升”示范镇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在示范带沿线创新推出“有道新征程”党建研学地图,形成“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一线一特色”行走中的党课路线。

乡村产业发展好

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在昌平、大罗沙、大岭丫规划布局重点产业园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其中,大罗沙项目北部单元是东莞市首个且最大的单一主体挂牌“工改工”项目,建筑体量达65万平方米,将连同今年新增完成的昌平片区779亩土地,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在道滘加快集聚。利用北永村23.92亩产业用地新引进一家电子元器件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推动大岭丫花茶湾、永庆“也文也武”项目、大罗沙粤晖园串点成线,结合沿线资源推出“道滘十景”,顺势规划打造道滘粮仓、济川善堂等9个经营性项目,促进镇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支持位于大罗沙村的东鹏特饮、思朗、佳佳美做大做强,带动道滘镇被认定为东莞市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核心区。

乡村环境干净整洁

以东莞创建全省唯一一个地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契机,组织北永、永庆、厚德等村高规格举办“和美道滘 品质生活”大擂台,引领全镇形成“拼干净、拼整洁、拼卫生”的良好氛围,13个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道滘镇也作为东莞唯一代表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比赛。选取大岭丫等9个村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其中,在大岭丫村试点实施环卫保洁自聘模式,通过下放环卫保洁监督和经费支配权,促使保洁质量大大提升,大岭丫村获评东莞市首届绣花奖最美红榜村,并带动全镇逐步构建“1+8”环卫保洁运营管理体系,从源头上解决以往环境卫生“老大难”问题,2019、2021年水污染治理工作考核均排名东莞市第一位。

乡村风貌特色鲜明

依托河网纵横、水系发达的自然条件,累计新建碧道74公里,其中途经昌平、大岭丫、北永、大罗沙等村的北海河绿色慢行系统项目荣获“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沿江碧道获评东莞市最美碧道,展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美景。以道滘镇被纳入省级农房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强农房管控,选定大岭丫村和南城村试点实施“赤膊房”美化工程,在闸口、大岭丫村推广安装“屋顶光伏”,带动全镇年内新建绿色农房不少于250户、打造美丽庭院不少于30个。在大岭丫村率先启动细氹、大氹2个示范整治提升项目,带动在北永、厚德、南城、永庆、闸口等村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通过开展“三线”整治、农房立面提升、道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实现“旧貌换新颜”。

乡风文明向上向善

率先动员示范带内各村修订村规民约,其中《大罗沙村环境管理公约》入选2020年东莞市十大优秀村规民约范本,引领全部村(居)均完成修订,道滘镇获评广东省文明村镇,并在2022年启动创建全国文明镇,创新建立“文明观察员”队伍,基本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大岭丫、厚德、永庆、南城建有村史馆,创新组建“文化小分队”,开办“乡村文化学堂”,获评2021—2023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大岭丫村采用“装设光交箱网络设备系统,统一规划四合一光交箱点位,一用户仅需一条用户线”的“三线”整治创新做法获得全市推广,牵引道滘镇安排9000万元分两年开展全镇域“三线”整治民生工程, 2024年7月前将全部完成,全面优化道滘镇天际线。持续完善示范带沿线村基础设施,建成“四好农村路”5.258公里,成功消除主要干路照明“暗区”,实现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道路100%硬底化、物流全覆盖。

公共服务按需配备

对位于示范带内闸口、南城2条村的综合市场、第二综合市场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促进市场及周边区域城市环境、消防安全、噪声污染等方面得到有力改善。大力优化示范带沿线各村公共配套体系,推动各村实现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乡村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大岭丫村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带动全镇域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加强道滘平安建设促进会与大岭丫分会上下联动,推动社会资源力量在全镇范围内以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出租房等形式开展平安建设服务,成功打造打更巡防、平安微讲堂、街头互动三大品牌平安建设场景,道滘镇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无发生越级上访、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乡村运营规范有序

在大岭丫、永庆村分别建设“花茶湾冠军营地”和“也文也武”民宿,打造“郊游+研学游+亲子游”的文化创意示范基地。把握“三旧”改造机遇,分别引进集润产城、时代地产等企业开发建设大罗沙“工改工”项目及香海彼岸房地产项目,为示范带建设不断积蓄新动能。推动大岭丫村属下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大岭丫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三旧”改造项目建设,为各村提供有益经验。

创新亮点持续呈现

大岭丫村纳入“百千万工程”省典型村建设范围,2023年道滘镇获省颁授“一星平安鼎”,是东莞市两个获评镇之一。(供稿单位:道滘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