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编辑陈若欣 报道)今年64岁的茶山老兵袁浩祥1976参军,曾参加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并立下一等功,2019年还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战未启,一封封遗书已写好
1978年12月的一个深夜,袁浩祥所在的五十五军一六三师四八八团二营四连接到调防命令,即刻启程前往中越边界参加战斗。全连120多人带着未知踏上前往广西的军车。车上,从军两载,时年22岁,来自茶山上元的袁浩祥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为确保行军隐蔽,军车避开大路,只在夜间行驶,原本一天就能抵达目的地,实际却用了七天七夜。到达广西后,部队立即开始战前训练,期间,袁浩祥因为表现突出,被选为十一班班长。随着训练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战士们知道,离踏上战场的日子不远了。他们的家人却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孩子此刻身在前线,他们也没有写信回家,只在自己的行李箱里留下一封遗书,如果为国牺牲了,就让战友们将行李箱送回家,这是他们唯一告慰家人的方式。
出战第一天, 获连长肯定
1979年2月17日,袁浩祥清楚地记得踏上战场的第一天,当天凌晨五点,部队到达中越边界,当时正在下雨,天气非常寒冷,战士们匍匐在老鼠成群的茅草丛中纹丝不动;六点二十分,炮声开始轰鸣,战火染红半边天。七点,冲锋号响起,敌方在战地布满地雷,部队准备好的两头排雷水牛却未能发挥作用,但战士们仍旧一往无前冲去……首次交战异常激烈,袁浩祥冲锋在前,攻破敌方多个火力点,帮助部队战线顺利推进,第一次上战场的袁浩祥凭借出色表现,受到连长表扬。
生死时刻,更显战友情深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个多月里,袁浩祥多次面临生死时刻。令袁浩祥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那场进攻谅山的战役。2月28日,连队侦察兵发现对面山头出现少量敌兵,袁浩祥即刻带领战士冲上山顶,使用火箭筒向对方开炮,发射数发炮弹之后,袁浩祥听到一声“班长!不对头!快撤退!”,便被战友廖国全拖住腿往山下撤退,原来对面山头隐藏的敌军兵力远远在他们之上,以少数兵力迷惑我方,回头看,炮弹早已将袁浩祥原本站着地方夷为平地,流弹从头动呼呼飞过,袁浩祥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后怕。
为国为民 无悔奉献
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袁浩祥随着部队返回祖国,当初和他同一部列车的120多名战友,只剩下40多名得以踏上归家旅程。袁浩祥拿着功勋章和奖状回到家中,双亲感动落泪,“那时候我的父亲看到别人家的儿子都回家了,我却还没有,他天天去追问邮递员有没有我寄回家的信,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最后都以为我牺牲了”袁浩祥说。
结束调防后,袁浩祥回归原部队继续服役,并于1985年退役。转眼对越自卫反击战已过去41年,但是为国奋战的日子仍然印刻在他的记忆中,军功章闪烁,无言诉说着他的不凡历程。袁浩祥说:“经历过生死战役的人,更能体会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的努力甚至牺牲,能换来安定,我认为非常值得。即使在和平年代,国家也没有忘记我们,一直不忘给予我们这些老兵关怀、帮助,我非常感激,不论什么时候,为国付出,为人民付出,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供稿单位: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