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通讯员郑洋洋)汕头市潮南区是制造业大区,是广东乃至全国的重要侨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潮南大抓强区兴镇富村,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入选国家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入围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赛6强,被认定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省制造业先进区(县)、全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县(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潮南勇毅前行、攻坚克难,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别有力量的“潮南步伐”,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潮南路子”。
开局起步,率先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创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措施19条、招商引资扶持措施15条、服务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加快建设投产6条、服务产业用地项目落地建设11条,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以“微改革”撬动“大发展”。深化服务产业用地项目落地建设改革,力推“带方案出让”、力促“拿地即开工”、力争“快建设快投产”,以“分阶段施工许可”等方式为项目建设缩短1—3个月工期。出台现代产业项目认定申报实施细则,激励引导企业创新创优,圣达安实业年产10万吨功能性锦纶高分子新材料新建项目被认定为全区首宗现代产业项目。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创新开展“局长坐窗口走流程”活动,为538家规上工业企业定制“政企直通卡”,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效,共取消证明材料736个。建立政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潮纺贷”“潮染贷”“潮具贷”,以金融活水为经济注入活力。向规上企业推出10项降低税费新举措,今年来全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89亿元。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取得累累硕果。潮南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特色,深入开展驻点招商、以侨招商、以商招商。今年来潮南洽谈的招商引资及增资扩产项目总共141个,总投资额约405.86亿元,落地项目42个,总投资额74.5464亿。坚持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全市首创的线上联侨平台“侨小二”潮南柜正式上线,在广州、香港、珠海设立乡情驿站3个,以侨为桥带动乡贤返乡投资兴业。成功招引义乌市潮汕商会20家组团跨省投资意愿企业,苏州市潮汕商会会长企业东茂集团计划落地高端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
富民兴村,建设和美富裕侨乡。围绕构筑“万亩千亿”级大产业大平台,推进印染园区及其扩围等7个工业产业片区规划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发展。深化与深圳宝安区对口帮扶,选址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建设“反向飞地”,深圳市宝安区—汕头市潮南区共建产业园揭牌成立。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统筹1.96亿元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实施帮扶项目122个,培育村集体经济试点村19个,东盐粿品工坊等4家村企联建“先锋工场”建成投产,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发展富民兴村产业,“雷岭荔枝”、“雷岭乌叶荔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雷岭荔枝”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那哥鱼丸等8个产品通过“圳品”认证。陇田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仙城翠湖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两英镇依托滨河景观和地摊经济打造的潮英夜市,带来了较为活跃的人流、经济流,给城镇增添了“烟火气”。成田镇依托郑正秋故居等文化资源,举办“影映初心—上盐电影文化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方式,打造基层治理新高地。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深化运用“一个箩筐、一份温情、一个拳头”“三个一”工作法,社会治安取得“四升四降”成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逃犯、刑事案件破案、查处治安行政案件均同比上升10%以上;接报刑事、盗抢、诈骗、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均同比下降20%以上)。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引导原溪头四村、华里西村和溪口社区等多组“世仇村”重修旧好,全区新增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红场镇潘岱村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