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报道)今年来,浮山镇把美丽圩镇创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紧扣美丽圩镇创建标准,强化镇村资源统筹利用,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着力打造“形神兼备”“内外并重”的美丽圩镇,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赋能添力。浮山镇以“拆”破局,统一违规建筑认定标准和拆违范围,坚持“柔性执法”与“动真碰硬”并举,凝聚镇村及党员、乡贤合力对美丽圩镇创建范围的违章建筑、广告牌及遮阳棚进行统一清拆,大力推进“三线”整治,通过拆违腾退等方式,进一步推进美丽圩镇及精品村示范创建工作。
据浮山镇党委书记张素华介绍,浮山镇利用拆违腾退的空间将镇区大道荔林路段从双车道拓宽为四车道;打通东官环村路,破解东官村长期以来行车道路不畅、老厝区民居无法翻修改造问题;新建3个公共停车场,提供178个停车位,解决镇区停车难等问题,使整个镇区的空间布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全县“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督查现场会和全县美丽圩镇及精品村示范创建工作现场会都在浮山镇召开。
在此基础上,浮山镇还瞄准民生保障需求,结合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系统“凝练”一批打基础、固根本的圩镇建设项目。针对镇区基础设施落后、停车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脏乱差等乱象,谋划实施了镇区改造提升、新建公共停车场、改造提升浮山中心市场等项目;针对整个镇区及周边群众没有公共休闲场所问题,谋划实施镇文化公园项目,成为全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修缮改造钟厝岭红色文化公园,解决革命传统教育宣传阵地年久失修、人迹罕至问题,并被评定为“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进一步提升圩镇整体风貌,丰富圩镇文化内涵,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为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施见效,浮山镇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促使项目所在村干群、乡贤认识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凝聚多方同向用力,多措并举破解用地、拆迁和资金保障等问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直面问题,浮山镇以敢啃“硬骨头”的魄力出实招求实效,不打折扣不降标准,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的决心,切身感受到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并强化全程跟踪督导,确保项目高质高效落地实施。此外,浮山镇还利用镇域独特的资源条件在培育典型方面狠下功夫,在五联村试点推进“小田并大田”,成功打造660亩市级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谋划创建精品示范村,打造绿道骑行、露营垂钓、田园风光等板块,把绿美乡村建设和农旅产业发展有效结合。
张素华表示,浮山镇还深化与高校合作,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柿饼加工基地,成功申报柿饼产品SC认证,打通制约浮山柿饼上线销售“瓶颈”,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土特产”变身“金果子”。同时建立“标准化加工-电商销售-非遗传承”产业链条,打造柿饼非遗文化街,建成饶平县非遗美食展示基地,成功举办“浮山柿饼”非遗文化推介会,为全县非遗文化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接下来,浮山镇将以打造繁荣美丽新圩镇为目标,盘活利用镇区闲置厂房,打造镇级农业综合服务产业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为美丽圩镇持续“造血”;加快推动五联特色精品村、行走东官等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探索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与美丽圩镇建设融合路径,助推圩镇品位全面提升。(饶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