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政企合作互利共赢 花地湾畔活力焕发

发布时间:2023-12-20 14:07:23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 广州市荔湾区根据省市关于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工作要求,在确保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城市幸福河湖。至2023年底,荔湾全区累计新建碧道73公里,初步实现区域碧道、绿道、驿道、慢行道成网成片,互联互通。

花地湾公园位于原芳村花鸟鱼虫市场,在原有地铁B涌碧道的基础上进行高品质提升,长度约2.2公里,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展示区已全面开放。碧道从市民需求出发,打造成为集休闲、文化、运动、观景于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公园,成为周边群众自然休闲好去处,是荔湾新建成高品质碧道中的典型代表。

花地湾公园入口实拍图。(通讯员供图)

政企合作,共谋发展篇章

荔湾区积极推动政企合作模式,鼓励企业出资主导碧道设计、施工、管养等全流程,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指导企业完善碧道建设内容。近年来,携手房企万科提升花地湾河涌沿岸的滨水空间打造花地湾公园,以活水生态将花地水系融合公共、商业、人居、产业等多元业态,构建荔湾城区活力滨水景观带,实现周边环境品质提升与企业经济收益增加的双赢。

文化传承,延续水系文脉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花城广州拥有两千年水乡文化,荔湾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花与水始终与这片土地相连,“花文化”与“水文化”共同孕育了花地湾的地理脉络。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各类奇花异草纷至沓来,花地湾化身千花万卉荟萃之园,从古至今都是广州闻名的赏花游览胜地。

花地湾公园坚持人水和谐共生理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滨水岸线成为文化魅力展示与市民健康生活的城市景观廊道。河涌景观设计以历史名园为基底,以现代语言诠释岭南传统文化,从地块的地理故事、水文脉络,城市人文影像、诗词歌赋中提取设计灵感,循迹清代梁修《花埭百花诗》描绘的花地园林盛况,融合花地文脉气韵与城市建筑需求,焕新花地面貌。

公园规划5大景观,其中“花渡头”景观节点概念取于清代方殿元《羊城花渡歌》,还原岭南盆景之乡“斗花局”的盛景,艺术化船艇造型花境种植池悬挑于水畔,重映古时水上花市的记忆;“琼英荟”的概念取于“花田诗社”,以木棉花为灵感,营造连续的、流动的、交融的空间,以呼应传统的雅致生活;“飞花漫”观景塔的概念来源于清代梁修《花埭百花诗》,登高远望“群英荟”景亭、“小瓣飞”景桥共同组成的木棉花图卷,还原了岭南派国画大师赵少昂画作中的木棉笔意。

景观营造,提升品质生活

花地湾公园内巧设十余个口袋公园,沿万科瑧园向珠江方向延展,形成长约700m的生态长廊。在游览路线上,公园关注与周围环境的交融及联系,组织多层次的垂直交通路线,打造滨水步道、观景塔、亲水广场等多元休闲景观节点,为周边市民提供不同的观景体验。在空间营造上,采用岭南地区特色的满洲窗元素,使用参数化控制的冲孔金属板材料打造特色景观墙,将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演绎,营造新奇、梦幻又不失雅致的空间感受。花地湾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晨时缓缓漫步、昏时露营闲坐的场所,更宜居、更健康、更生态、更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在老城区探索难得的自然,演绎荔湾活力滨水新生活,感受老城新活力。(广州水务局供稿)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