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磊 摄)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通讯员徐文珠 钟航)走进五华县长布镇大田村果合柿种植基地,1000多亩的果合柿种植园一望无际,一颗颗红彤彤的柿子就像一盏盏红灯笼挂满了枝头,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柿子特有的甜蜜香气,村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把一个个“红灯笼”摘下来放进竹筐里,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田村,夏长冬短,光能充足,雨量充沛,为果合柿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果合柿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大田柿花(即柿子饼),无核、果大、色泽橙红,是名副其实的客都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在五华县政府的扶持下,大田村2000多户农民从事柿子种植生产,种植果合柿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柿子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摇钱树”。为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五华县税务局以此为契机,聚焦柿企柿农涉税需求,在“政策输血”和“服务活血”上持续发力,为柿子产业红红火火发展注入甜蜜“税动力”。
“我们合作社制作的柿花可甜了!”长布富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张耀强向上门服务的税务干部介绍着自家产品,脸上不时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长布富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走进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香甜的柿子香气扑鼻而来,一排排金灿灿的柿花整齐排列。“我们的柿花自产自销,目前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张耀强介绍道。
近年来,该公司在果合柿的种植上深耕细作,采用“农户+种植基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鼓励当地农民以自有果合柿种植基地作资产为股金入股,带动周边村民参与柿子产业生产,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当前,该公司果合柿种植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6000亩。同时,该公司还培育了“七目嶂”绿色柿花品牌,生产的柿花深受广州、深圳等地的消费者喜爱,有力激起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实现了集体创收、农户增收。
(江磊 摄)
考虑到柿子销售旺季,五华县税务局设立临时服务点,组建服务团队开展“管家式”上门服务,为其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涉税优惠政策辅导、全电发票开具业务办理、风险提醒等“一揽子”组合式个性化涉税服务,解决了柿企、柿农抢收时间紧、办理涉税业务路途远的困难。
“税务部门的服务真的很赞,从合作社的创建到如今的发展壮大,税务人员一路相伴,不断给我们提供政策支持和贴心服务,让我们有了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和信心。”张耀强对税务部门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为充分释放涉农税收政策红利,确保柿企、柿农对税惠红利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五华县税务局精准聚焦柿子产业发展,对柿子产业全链条税收政策和惠农政策进行了梳理,为柿企柿农“量身定制”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实现优惠政策的靶向推送,并组织业务骨干将优惠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助力柿企积极探索产业链转型发展新路径。据了解,在税务部门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当地企业还利用柿子种植空档期发展茶叶产业,让柿花跟茶叶套种,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从我们开始种植茶树起,税务部门就特别上心,隔三差五经常来提供纳税服务,让我们及时了解相关优惠政策。”张耀强表示,得益于面向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自成立以来企业减免应税销售收入110.25万元,减免各项税费3.82万元,有了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他正热火朝天的计划着扩建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柿子产业升级,带动村里乡亲把“柿篮子”变成鼓鼓的“钱袋子”。
下一步,五华县税务局将继续聚焦特色产业涉税需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全面优化服务举措,以“税动力”助推涉农产业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更好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