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 秋高气爽日,赏菊正当时。广州入秋后天气昼夜温差大,而且近期冷暖交替,加速了菊花的开放。广州文化公园内第64届羊城菊会的菊花更是日渐灿烂,吸引了大量的摄影发烧友和市民群众前来赏花。本次菊会以“绿美羊城•菊之韵”为主题,共展出展出菊花主题景组16座、艺植造型菊 60座、扎作造型菊40 座、高校菊花艺术园圃41组,品种菊500多种,以及大立菊、悬崖菊、盆景菊、树菊等艺菊 1200 多盆,各类盆菊、时花超过10万盆,展出规模为历年之最。随着羊城菊会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日渐提升,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争相感受这个菊花嘉年华盛会的美好时光。开幕至今游客总数已超50万人次,最高峰一天多达5万多人,创下近年新高,充分展示出广州市民对羊城菊会的喜爱之情。
本周迎来羊城菊会的最佳观赏期。据悉,菊花一般会在温差变化大的情况下加速盛放。随着近期广州冷暖交替,昼夜温差明显,使得菊花大面积怒放。现时,文化公园内的大部分树菊、品种菊、大立菊已进入全面怒放状态,而扎作菊制作而成的主题景组也逐渐开始盛放,于本周进入最佳观赏期。整个文化公园被错落有致的菊花所包围,菊香萦绕,一步一景,游客们穿行在花的海洋里,尽享菊韵花香。菊会中的各式菊花景组傲然怒放,效果十分惊艳。
“菊王”景组打卡热度最高。作为广州市的非遗项目,“满树繁花独一枝”的大立菊,凭借高超的扎作绝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一直深受市民喜爱,成为羊城市民的打卡热点。本届菊会推出有“菊王”之称的全新多彩双层组合大立菊,直径高达5米,高度为6米,花数6000朵,花型硕大,色彩丰富。现时,“菊王”主体的菊花已全部怒放,呈现出黄、白、紫等缤纷色彩,视觉效果十分震撼!菊会期间,“菊王”景组下面经常站满了拍照互动的市民游客,成为最爱市民欢迎的网红打卡点。
品牌活动力推菊文化传承。位于西南广场的广东高校菊花艺术园圃展区,也是本届菊会的热点区域,每个小园圃前面都围满了热情的市民游客拍照打卡。本次小园圃大赛已举办到第三届,吸引了19所高校共41支参赛队伍近400名学生参加。参赛作品水平极高,得到了评奖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创意专项奖、佳作奖等奖项。近日,该活动的最佳人气奖网络投票活动也刚刚结束,吸引了18000多人次参加。在公园文荟馆展出的第四届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菊花文创设计作品展,展示了由学生创作的菊花主题书签、抱枕、化妆品、广彩、挂画等超过100款文创产品,形式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让人大开眼界。此外,本届羊城菊会还精心组织开展了“育苗成花”市民认种菊花、“童画东篱”现场写生大赛、“妙手生花”岭南造型菊扎作互动体验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不断拓宽菊文化传承途径。该系列文化活动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共吸引上千名中小学生参与,举办多年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菊花文化薪火相传。
主题景组尽显“绿美羊城”魅力。位于正门中轴线的“海底私语”景组中的“章鱼哥”最受孩子们喜爱。只见它头上点缀着橘红色菊花,八条腕足则开满了黄色菊花,舞动在一片黄色花海上,十分有趣。菊会的标志性景组是位于中心广场的“生态家园”,由扎作菊组合而成的大树、小屋和谷仓上的各式菊花迎风怒放,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位于正门《羊城菊彩》造型形如一个巨大的广彩盘,盘里用扎菊技艺扎作的吉祥纹理花开灿烂,与广彩珐琅互相辉映。中轴线上的“岭南菊韵”景组用菊花扎作的月洞门、四方亭等元素,菊墙上盛开的菊花完美展示出岭南园林特色。还有“岭南印象”、“书馨满园”等多个景组,通过高超的菊花扎作技艺,让大家领略到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专业科普展览弘扬菊花文化。为纪念羊城菊会70周年,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文化公园专门联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画苑举办“菊韵秋香”2023年菊花专题科普展览。展览分为“菊花的历史文化”、“艺菊品种介绍”、“菊展盛事”、“菊花的栽培和养护”、“菊花与生活”五大部分,全方位诠释菊花的独特魅力。除了画苑展馆,主办方还在西南广场布置了一个户外菊花科普展区,让人们能够在参观菊展时,更方便地学习到菊花的相关知识。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