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增城获第七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发布时间:2023-10-30 17:17: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李妍) 近日,生态环境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公布第七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增城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广东省仅5地获此殊荣。

增城派潭大封门水库。(通讯员供图)

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广深两大都市圈衔接节点,是广州东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增城以东部中心为主抓手,聚焦“现代活力核”“新广州”战略定位,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今年1月至9月,增城GDP增长在广州各区中位列第一。

在高质量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城不忘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并跃居“2021中国生活品质百优县市”第六名,交出了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增城答卷”。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走在市区的各条街道上,走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树木葱绿、天空清亮,还有远处清晰可见的群山,都让增城市民感受到了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宜居城市的幸福感。一直以来,增城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管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夯实绿色生态底色。

2022年,增城水环境质量平稳,大墩、增江口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连续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全市排名第二,同比改善11.32%,11区中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七年排名全市前三,优良天数比例为92.9%,在全市排名第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上升11.3%,11区中幅度最大;坚定践行“无废城市”理念,突出企业固废、农业面源等重点领域土壤污染防治,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9%,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

增城落实“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制度,划定环境管控单元54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9个、重点管控单元16个、一般管控单元19个)。立足“一区多园”的产业布局特征,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试点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04.98平方公里。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设立自然地保护中心。

建立“河湖长+林长+检察长”联动资源管护模式,提升河、湖、林整体治理效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现有野生动植物均超300种,登记建档古树名木2016株,增城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官网展示,增城“生态名片”被世界肯定。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增城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聚焦智能制造,集聚增芯、越海、维信诺、广汽本田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芯显车”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引导牛仔服装、智能家居等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推动向产业链高端发展。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7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位,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

“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24.88%,在“十三五”各区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获得第二名。大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目标顺利实现。2021年被水利部认定为“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被广东省确定为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增城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以荔枝、丝苗米、迟菜心等特色农产品为重要抓手,推广绿色低碳种植,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结合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时光穗稻等一批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培育派潭美丽经济示范区、打造广东美丽“乌镇”。

以国家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仙进奉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载体,健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9年、2020年,增城连续两年位列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珠三角片区第一名,晋升“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县市”,获2023年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乡村产业发展工作入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地方实践范例并在全国推广。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国庆假期,在荔韵公园,孩子们嬉戏打闹,家长在一旁悠闲地散步拍照,十分惬意。“荔韵公园是一处高品质的城市园林,恰到好处的绿植搭配、贯穿绿地的休闲步道,让人赏心悦目。”市民廖女士表示,公园绿地让城市添绿、为生活添彩,给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的场所。

近年来,增城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营造“绿享生活”氛围,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品质城乡,通过全力打造绿美生态示范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提高生态康养水平等措施,五年来累计建成美丽乡村249个、特色精品村48个,28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建成146.8公里碧道,先后荣获1项国际级奖项、大禹奖等2项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全区现有小公园和小游园586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03平方米。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