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海洋牧场与蓝碳效应”南澳科学会议第六次会议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5 21:02:5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陈伟深 摄)

中国报道讯(郑雪云 通讯员邓苏丹) 10月15日,南澳科学会议第六次会议举办。据了解,自2023年2月以来,南澳科学会议已成功举办5次。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汕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承办,汕头大学,汕头市科技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南澳县人民政府协办,会议主题为“海洋牧场与蓝碳效应”。

南澳科学会议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而创办的高端学术交流会。针对广东省海洋自然禀赋与海洋牧场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本次会议主要研讨“基于广东海洋特质的现代海洋牧场模式”、“海洋牧场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深远海养殖装备与集成技术”、“基于牧场的海洋蓝碳深化技术”等科学问题。为解决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核心性问题指明方向和目标,并充分发挥高端智囊团作用,为广东省、汕头市发展海洋牧场、践行蓝碳理念建言献策。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发展海洋牧场,推动蓝色粮仓建设,是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是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广东海洋产业绿色崛起的关键,凸显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陈伟深 摄)

汕头依海而立,向海而兴。近年来,汕头市认真落实“海洋强省”三年行动等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产业新模式,谋划打造现代海上风电、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市。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386.19亿元,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已落户汕头,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加快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力争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海洋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汕头市海洋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0.3%,高于全市GDP年均增速1.7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汕头市海洋经济经历疫情影响波动后逐渐回暖,2021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410.47亿元,同比增长7.9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01%;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386.19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呈现新亮点,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电力业从无到有,实现增加值1.47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也实现增长,增加值4.05亿元,海洋经济成为汕头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3:69,形成了以海洋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建立起以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依托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落户于汕头市濠江区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

(陈伟深 摄)

海洋交通运输业港航体系调整升级。2022年,汕头港口货物吞吐量40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76.5万标箱。广澳港区建成运营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10万吨级航道,具备停靠大型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硬件条件,初步奠定粤东港口群核心港区的地位。目前,汕头正重点推动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汕头港将依托广澳深水港,朝着建设东南沿海区域强港的目标不断奋进。

现代海洋渔业发展良好。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7.44万吨,总产值79.79亿元。形成以南澳县、澄海区浅海,韩江、榕江河口区,练江两岸为重点的水产养殖区,在发展近浅海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业。建成海门、云澳2个国家级中心渔港和达濠国家一级渔港。汕头将加快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打造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

滨海旅游业发展强劲。汕头海洋文化历史悠久,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众多著名的滨江和沿海文化旅游品牌。2022年,汕头市海洋旅游业产业增加值为204.46亿元。汕头市共有旅游景区(点)近百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6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9处。有黄花山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礐石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南澳县、澄海区、濠江区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目前汕头正进一步优化海洋重大产业布局,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打造服务全球的海上风电产业新城,推进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海洋产业重大项目在汕头布局。接下来汕头将持续做好海洋产业服务保障,加速建立海洋牧场项目用海审批联动机制,优化用海审批流程,简化用海前期工作,努力实现“拎包入驻”“拿海即开工”。在用地保障方面,汕头积极做好海洋牧场陆域配套设施及产业用地保障,优先支持海洋牧场陆域配套设施及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