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佛山市召开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0-14 09:18: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 10月14日是第54个世界标准日,结合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升全社会标准化认识,推动佛山市全面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10月13日上午,佛山市召开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新闻发布会。

佛山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清明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佛山市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快建设新型标准体系,有力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标准化工作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9月,全市拥有企业标准“领跑者”407项,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182项,“湾区标准”24项,团体标准882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37427项,推动对标国际标准完成1084项企业标准提升工作,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累计建设167项国家/省/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推动专利转化标准超5000项;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标准增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标准化推广大使工作;创新推出佛山标准(即系列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并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先进团体标准),以先进团体标准打造中国制造品质标杆。

加快建设新型标准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构

落实国家标准化工作要求,推动标准供给向政府和市场并重转变,佛山市加快建设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相协同的新型标准体系,覆盖经济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各领域,形成了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拉质量高线,企业和团体标准放开搞活的整体标准化工作格局。

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层面:“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983项,同比增长70.9%,其中国家标准850项,制修订数量约占全国总数1/9;制定8项省级地方标准和28项市级地方标准,同比增长260%,产业标准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

市场主导制定标准层面:“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制定发布605项团体标准,同比增长193.7%;共有3417家企业累计自我声明公开执行标准15885项,涵盖23834种产品,公开企业标准数量同比增长58.3%,市场主导制定的标准活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

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机制。依法实施标准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协同推进标准化工作。调整更新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标准化工作考评制度,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推动标准化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二是强化标准化技术支撑。“十四五”以来,加强培育标准化创新服务技术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大高水平技术机构引入力度,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国家级标准化技术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协调对接,提升本市参与高层次标准化活动能力。

三是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市组织开展国际标准化培训3次,其他类标准化培训活动20场次,培训政府部门、协会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1176人次,征集评选出50名标准化推广大使,增强社会各界人员标准化意识和参与标准化活动的能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需求。

深挖全域标准化潜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标准助力制造业技术创新。“十四五”以来,在制造业加速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新获评企业标准“领跑者”303项,形成一批领跑产品、领跑企业、领跑行业。立项建设25个市级专利标准化试点,推动企业加快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面专利技术转化标准超200项,涉及专利超2000项,实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质量和竞争优势。制定78项佛山标准,以先进标准为纽带,推动企业“标准、质量、品牌、效益”一体化发展,全市共有159家企业的285个产品通过佛山标准产品评价,超过300家企业执行佛山标准技术指标要求,佛山标准得到企业认可。充分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资源整合作用,制修订氢能领域7项国家/行业标准,24项团体标准,填补了氢能产业标准空白。研制可再生能源、动力蓄电池、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等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66项,引导了行业绿色发展。

二是以标准引领服务业质量提升。“十四五”以来,加快推进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增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能力。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服务业领域国家、行业标准41项,推进村级休闲旅游、护理服务、众陶联、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5个省级、7个市级标准化试点建设,提高服务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和效率。立足于规范服务行为,以团体标准和市级标准化试点为抓手,积极推进美食、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粤菜师傅”工程标准化工作中,推动制定发布43项“广府菜”团体标准,其中13项被列为湾区标准;联合市人社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开展15个粤菜标准化示范店建设,以标准促进粤菜文化发展、创新。佛山市制定《餐饮节约管理和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在全市235多家餐饮企业推广实施,为企业开展餐饮节约服务提供全链条科学指引,标准实施取得良好成效。

三是以标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围绕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准,“十四五”以来,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领域标准化建设,建设5项国家级、4项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试点;发布《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21-2025年)》,明确村改各项标准化工作的方向和路径;制定《智慧灯杆建设与管理规范》《快递网点绿色运营指南》等14项城市标准化地方标准,为城市治理提供相关标准化指引,让城市运行更有序。在佛山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中,在全省首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星级评定”标准体系,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规范》等4项地方标准,为各类农贸市场从硬件设施、市场管理等方面升级改造提供标准化指引,推动全市农贸市场整体改造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改造成效。

四是以标准助推乡村振兴。“十四五”以来,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化工作,完成乐平雪梨瓜、合水粉葛、三洲黑鹅等7个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制定,保障产品质量,保护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推进预制菜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推动制定18项团体标准,获批建设3个省级全产业链标准预制菜标准化试点,立项建设3个市级预制菜服务标准化试点,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促进预制菜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推进氢水养殖、休闲观光农业标准化试点,建立特色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助力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标准化合作交流,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

“十四五”以来,实施国际标准提升工作,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强化帮扶指导;以龙头骨干企业和标准化技术机构为依托,立项建设10个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引进11个国际标准化领军人才或高层次团队,推动国际标准化资源与产业、与企业对接,提升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工作水平。新增承担IEEE(国际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服务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和人工智能边缘设备标准化工作组,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向世界输出佛山技术方案,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同时,强化标准“引进来”,深入推进制造业领域“对标达标”专项提升行动,推动327家企业对标国际标准完成543项企业标准提升,提高重点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促进企业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李清明表示,下一步,佛山市将以“强化战略规划、突出标准引领、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为工作主线,推动标准化全域发展,广泛推行“标准化+”行动,推进标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佛山特色的先进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标准化建设能力,提高城市品质,引领高质量发展。

南海区人民政府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标准化不断融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各领域,标准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持续增强。以南海区承担的“国家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为例,南海区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区重大决策事项高位统筹推动,不断探索构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南海范本”:一是构建养老公共服务标准的特色样板,立足南海区“社区、机构、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实际,梳理出台涉及17大领域、71项服务项目养老服务清单,整理国家、省、市、区四级养老服务标准130项,并组织制定南海区指导性技术文件及团体标准共65项,发布30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指南,形成包含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支撑保障标准体系和服务评价标准体系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明确每项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和责任部门等要求。二是保障养老公共服务标准长效实施,推动10家养老服务机构先行先试,提升标准化服务管理能力,树立标杆样板;建立长效实施机制,将标准要求纳入养老服务的评比验收和跟踪监测中,推动南海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整体持续提升。三是助力养老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发展,在养老社会保障项目上,南海每年投入超过8亿元、服务覆盖超过26万老年人,通过深入推动养老标准化工作,基本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全生态链模式,加快实现南海养老行业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品牌化。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承担佛山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试点工作,围绕完善标准体系、标准有效实施、服务行为规范、服务对象满意的目标,结合佛山实际,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的建设、应用和推广,共计制定发布85项标准,制定实施佛山市政务服务标准体系运行制度,升级佛山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政务服务事项“同源管理”,常态化开展全市涉及53个行业部门60134项实施清单动态管理,以事项为“唯一数据源”。二是政务服务提供“无差别化”。统一规范全市政务服务载体、服务标识、服务规范、服务创新、服务评价,“门网端线”4类服务载体形成“4×4”“7×24小时”线上线下全覆盖、全天候、全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三是政务服务运行“实时在线”。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接入一体化平台,在线运行、全程留痕,实现政务服务全过程的公开透明、实时监控、预警纠错,最大幅度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四是政务服务数据“精准应用”。统一规范政务服务数据采集应用标准,全市10460份材料、2729个申请表单、192类电子证照可数据共享、重复使用。

发布会还就新闻媒体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答媒体问。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