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大湾区

范中杰:肇庆“打造营商环境七大招数 发挥六大优势”

发布时间:2019-01-30 00:50:02 来源:中国报道

广东省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肇庆市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 段建新 梁爱玲 报道)  1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广东各地市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亮点展开热烈讨论。肇庆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广东省人大代表、肇庆市市长范中杰就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回答记者提问。

营商环境优势已经逐渐显现

记者:肇庆是广东“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肇庆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方面有什么重要举措和成效?

广东省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肇庆市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 陈赞亮 摄

范中杰:肇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肇庆在大湾区获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招数。着力破解群众和企业意见最多的政府审批流程、办事效率等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坚持“以快打慢”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进“数字政府”综合改革,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取得了全省“六个第一”(第一个试点城市通过实施方案,第一个地级市成立数字广东分公司,第一个上线“粤省事·肇庆行”地级市专版,第一个开展县(市、区)营商环境测评,第一个实现移动端“一站式”办理工商登记,第一个地级市使用不动产证书智能自助打证设备)。肇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4名,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居全省第4,开办企业便利度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4,这些成绩充分说明,肇庆的政府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营商环境优势已经逐渐显现。

交通区位不如服务到位,硬环境不如软环境。作为全省首批“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我们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方面打造营商环境七大招数,用大湾区高标准意识、大湾区一流水平服务企业家,营造亲商爱商护商助商的良好氛围,使营商环境真正成为肇庆最有竞争力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

(一)建设统一的服务大厅,做到“一门受理”。我们升级改造了行政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全市50个部门760多项事项(包含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各窗口共享数据、后台协同办公,自动引用已经上传的批文、证件、证照等重复性数据,由“一事跑多门”“一事跑多窗”变为“一门办多事”“一窗办多事”,甚至达到零跑动办理,优化了办理流程、减少了纸质申报材料。同时,还设置24小时开放的自助服务专厅,群众可随时到专厅办理税务、社保、公安、公积金、水、电、气等相关业务。

(二)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做到“一网通办”。肇庆是全省最早上线“粤省事·肇庆行”的地级市,上线事项301项,其中肇庆特色惠民事项31项,包括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星湖电子卡等,已经实现不动产信息移动端在线查询等功能。肇庆进驻广东政务服务网窗口共47个市直部门、338个县级部门、105个镇(街)、1546个村(居),共提供6万多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可在线申办事项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

(三)优化审批手续,做到“一次办成”。肇庆把企业和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家事”,通过现代技术和优质服务精准解决企业和群众最关心的审批手续繁杂等问题,努力做到“一次办成”。如在开办企业方面,我们在全省政务服务网率先上线“一站式企业开办”系统,让用户少填、少报、快办。又如,在不动产登记受理方面,我们实现1个窗口1次性完成住建、税务、国土等3部门6个窗口的业务,办理材料从至少40多份减少到14份以下,从至少跑5次、30天办结,到最多跑一次、3到5天办结。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总时间分别压缩到了29和32个工作日,不动产交易登记最快3天出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

(四)全面推广“双容双承诺”产业项目直接落地改革。我们在全省率先实行“双容双承诺”改革,容许企业容缺、政府工作人员容错,企业承诺开工后补齐相关事项、政府承诺不加码验收,推动产业投资建设项目“先建后验”,项目施工许可批复周期缩短2个月以上,为项目落地按下了“快进键”。目前,全市已有38个、总投资464亿元的项目纳入改革范围。

(五)建立与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我们开通了“书记市长强企直通车”“市长直通车”,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会,建立了企业家与书记、市长面对面交流的长效机制;实施代办制,对重大项目实行由市领导挂钩部门代办,让政府工作人员充当企业家的“服务员”,一对一贴心为企业家提供高效服务;实行首席服务官,市领导亲自担任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和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首席服务官,协调解决项目落地的各种问题;成立万企诉求处理大平台和处理中心,为全市所有中小微企业提供发展诉求平台,精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六)建立银企互信融资平台。我们依托“粤信融”平台,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线上金融服务载体。同时,积极搭建政银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七)实施牵头单位主责制。我们要做到“干”字当头,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配合、谁协助”的牵头主责制,坚决破除文来文往、以会代干、议而不决等推诿拖拉作风,不断提高政府抓落实水平。

七大招数使肇庆实现了营商成本“六个低”,即税费成本低、物流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用地和房产成本低、劳动力供应成本低、政企沟通成本低,用大湾区意识和标准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使肇庆真正成为大湾区营商环境新高地。#p#副标题#e#

广东省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肇庆市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 陈赞亮 摄

产业强市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肇庆在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新的抓手?

范中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马兴瑞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制造强省和创新强省建设,这是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的重要部署。

一直以来,产业是肇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解决产业发展问题,肇庆坚持念好“产业经”,把产业强市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工业发展“366”生命工程,一手抓创新驱动发展“1133”灵魂工程。“366”工程是指到2021年,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引育6家年主营业务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6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1133”工程是指到2021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建成10家本科高等院校、30家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018年,我们强化龙头带动,在大招商招大商效应带动下,两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新引进产业合同项目219宗,计划投资总额2060亿元,京东华南运营中心、国信通等6个超百亿项目落户建设,其中投资390亿元的华侨城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动工。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5.6%提升到30.2%,实现超百亿工业企业零的突破。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13家、增长43%,新增及在建本科院校4所。正是在产业带动下,肇庆去年经济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8%、增速居全省第2,一些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新的一年,肇庆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紧紧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持之以恒推进“366”和“1133”两大工程,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科技创新为支撑、营商环境为依托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六大优势,牢固树立“产业第一,服务为本”的发展意识。肇庆的短板在产业,潜力也在产业,希望更在产业,产业强市是肇庆的第一出路。我们坚持“产业第一,服务为本”,既加强设施“硬联通”,又促进机制“软联通”,更注重服务“心联通”,充分发挥投资创业六大优势,与企业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成长的红利。肇庆产业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第一大优势是交通区位,肇庆是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地区接壤的城市,向东形成广佛肇“半小时”、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向西通过高铁4小时内通达周边5个省会城市;第二大优势是生态环境,肇庆是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森林覆盖率超过70%,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2,西江水质长期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星湖风景名胜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第三大优势是土地空间,肇庆是大湾区最大的发展腹地,全市土地面积占大湾区总面积近30%,土地开发强度只有6.5%,按平均开发强度,可以释放出1700多平方公里的可用土地;第四大优势是历史文化,肇庆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历史源头和粤语的发祥地,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最早的地方之一,“一府一砚三名人”(两广总督府,端砚,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享誉国内外;第五大优势是营商环境;第六大优势是正在形成的产业优势,估计新能源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可以做到2000亿规模,在环保产业方面也引进了博天集团高端膜材料生产基地、武汉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项目。这些优势使肇庆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为我们推动产业强市带来强大信心。

二是持续开展“三个年”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我们坚持“项目不动工,一切都落空;项目不投产,一切都白讲”理念,以项目落地投产见效带动形成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闭环的良性循环。突出抓好“项目落地年”,产业发展,关键还是要落地,项目落地关键是要解决好项目的审批难、用地难、融资难。我们将全面推广产业落地建设的“双容双承诺”改革,加快产业投资项目直接落地。一个项目只要经过合法的土地摘牌手续,过后就可以直接动工,边动工边补办各种手续,无论是办事效率、服务能力,还是服务态度都走到前面了。现在,已在38个项目、投资总额464亿元实行了“双容双承诺”。建立政银互信融资平台,研究土地供地无障碍问题。同时,全面梳理2015年以来的签约项目,一一甄别,制定清单,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主责人”定期会商,切实提高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今年要新增落地开工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78亿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65个、年度计划投资65.2亿元,特别是小鹏汽车等重大项目要投产见效。精准推进“招商引资年”,肇庆现在的招商引资势头非常好,去年我们引进的项目,主要来自深圳、北京、广州、江浙等地的好项目大项目。今年,我们持续聚焦深圳、北京、广州、长三角等地区,一方面坚持引进大项目,探索实施重大项目引进“绿色通道”,做到大项目顶天立地;另一方面,要用大平台引进大批中小微企业,用好浙江万洋、深圳平谦国际等招商平台,做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年”,加快园区开发和通用厂房建设,新增开发和盘活园区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新建成及盘活改造通用厂房70万平方米,搭好企业“唱戏”的大舞台。

三是打造西江创新产业走廊,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一方面着力建平台,紧抓省扩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机遇,形成“1个国家级+3个省级高新区”的创新平台格局,力争省级西江高新区、高要高新区获批,组织申报省级四会高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和肇庆新区为核心,整合端州、鼎湖、高要、四会等地的产业园区和创新载体,打造西江创新产业走廊,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产业溢出,形成“港澳广深研发、孵化—肇庆落地”创新产业承载模式。另一方面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全市已引入京东云华南总部、粤数华南云计算数据中心、广东跨境通(肇庆)电子商务总部及产业园、优世联合智慧云谷、名创优品等总投资500亿元的数字经济,着力打造广东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新高地。充分发挥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的区位优势,推动大湾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辐射带动大西南。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广东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健康医学院(筹)、广东华航航空学院4所在建拟建本科院校建设,力争再引进1—2所本科院校,谋划建设广东省实验室,确保建成20家新型研发机构、25家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要强化创新驱动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优化提升“西江人才计划”,力争新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四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民营经济也是肇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肇庆,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75%以上的新增就业主体和95%以上的市场主体,我们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常态化开展“暖企”行动,让企业真正感受政府的“温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要抓好减税降费,出台实施肇庆“民营经济十条”,进一步降低行政性事业收费、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保持市级零收费,以更大力度更实优惠减税降费。要抓好精准服务,扩大“书记市长强企直通车”覆盖范围,建立万企诉求大平台和处理中心,积极召开企业家专题座谈会,精准解决民营企业实际生产困难,全力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店小二”。要抓好企业融资,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用好肇庆市应急转贷资金和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落实民营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等奖补政策,着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