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文化盛宴!东莞龙舟月大放异彩

发布时间:2023-07-10 11:17:10 推广 来源:东莞+

原标题:东莞“龙舟月”:文化的盛宴 文明的风景

水上飞舟竞渡,劈波斩浪;两岸人声鼎沸,助威如潮。虽然今年东莞“龙舟月”已经收官,但是龙舟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依然令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

三年疫情之后,今年东莞龙舟盛景强势回归、声势浩大。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到东莞水乡各镇街龙舟文化节;从人潮涌动的观赛现场,到市民人气活跃的“朋友圈”;从央媒的频频聚焦,到网友的给力点赞,东莞龙舟在这个夏天跻身网络“顶流”。回望这个热气腾腾、活力满满的“龙舟月”,东莞龙舟活动因何而“潮”,何以“出圈”,值得思考和借鉴。

东莞“龙舟月”,因赓续传承而兴旺。“扒龙船”习俗已经在东莞延续了千百年,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明末清初广东学者屈大均在所著《广东新语》中曾这样说:“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穿越历史文化的长河,东莞龙舟盛景更加热烈奔放、催人奋发。一条船,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龙舟竞渡、赛龙夺锦,拼出了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为东莞这座城市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从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县,发展成如今拥有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东莞吸引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片热土逐梦圆梦,大家一起看龙舟、谈龙舟、赞龙舟,分享龙舟带来的喜悦,传递龙舟迸发的力量。有千万人为东莞龙舟喝彩、为东莞发展加油,东莞龙舟必将划出新的风采。

东莞“龙舟月”,因文化焕新而出彩。近年来,东莞坚持文化惠民,统筹文旅资源,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打造“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让一次次龙舟比赛变成一场场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文化盛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期间,“2023粤港澳非遗生活节”同步举行,以潮理念、潮玩法,整合粤港澳三地200多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让现场观众真真切切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东莞还发布了6条水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实地体验东莞水乡丰富的文化遗存、多彩的生活画卷。东莞各地的龙舟活动,重策划、拼创意,融入了非遗和“潮流东莞”元素,让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群体在睇龙船、吃粽子、品荔枝、逛市集、看动漫、赏潮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共享非遗盛宴、共享潮流生活。

东莞“龙舟月”,因文明共享而动人。各镇街的龙舟比赛现场,各项活动有条而不紊,现场热闹而有序,从会场布置、观众引导,到秩序维持、后勤保障,都能看到志愿者无处不在的身影。“龙舟月”期间,各镇街也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比如道滘镇龙舟文化节推出千人龙船饭文明共享活动 ,用心准备了1000份龙船饭,逐一送给企业员工、环卫工人等代表;石碣镇举行端午节传统民俗学习和文化传承活动,走进村文明实践站和企业,让广大企业员工及出租屋住户欢度端午佳节;中堂镇在龙舟文化节当天举行“志愿同行 文明共享”百场志愿服务进基层启动仪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常态化。一系列暖心之举,让东莞文明城市、友善之城的城市形象在这个“龙舟月”更加彰显。

在东莞,龙舟不止于体育运动,也不止于“速度和激情”,它既是传统文化的盛宴,也是城市文明的风景线,更是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生动缩影。在东莞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我们要深挖东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打造更多像龙舟这样的文化名片,大力推进城乡文明共建共享,以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市民享受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供给,让文明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从而不断擦亮城市的文明底色、提高城市的幸福成色。(文字:东莞+记者 林坤明 图片:东莞+记者 陈帆 梁浚锋)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