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黄于穗 张成 报道) 2018年全国开发区排名榜出炉,广州开发区综合考评高居第二!日前,国家商务部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评价工作情况,以及综合排名、单项排名前列的经开区名单。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开发区)凭借良好的综合实力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考评高居第二,科技创新排名第一,这两项排名均比2017年的排名提升1位,科技创新排名首次位居全国第一。在其他领域的考核评价中,产业基础、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指标多数位居前三。
从考核评价结果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指标稳中有进。此次,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排名首次位居全国第一,反映该区近年来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商务部考核评价是针对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体检”和量化评价。
据了解,从2016年国家级经开区的考核评价工作开始,商务部将原来的八大类80多项指标调整为五大类53项指标。以往的考核标准整体更偏重经济总量、生产要素等“量”的考察,而现在的新标准中,科技创新所占比重最大,对“质”的要求更高。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优等生”,广州开发区以骄人业绩再次证明,国家级经开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以此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p#副标题#e#
科技创新排名第一: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源强势崛起
在对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科技创新实力的考评中,广州开发区一举夺得第一名。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成为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其科技创新实力备受瞩目。
自1998年倡导和承办举办第一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迈出吸引留学回国创业第一步,到2017年跨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致力于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全省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像硅谷一样的创新文化,成为省、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该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两核三节点”优势作用,成为广州国家科技创新枢纽核心区,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实验区,获批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8年4月,广州高新区(备注: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目前,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总数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约占广州市三分之二。创新载体不断壮大,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孵化器总数达91家,总孵化面积近500万平方米。重大平台相继落地,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在生物岛加快建设,金发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聚华印刷和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两大国家级创新中心挂牌设立,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等产业研发平台落户该区。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引进与培育各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超过566人,国家级人才和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均占全市50%以上。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南方电网“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实现了广东省牵头完成特等奖项目“零的突破”。
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做好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拉动放大效应,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预算2015年为5亿元、2016年为8.8亿元、2017年为12.7亿元、2018年为17.3亿元,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科技发展资金引导和杠杆效应明显。
(二)构建科技企业培育链条,各类创新企业持续增长。我区以孵化器为核心,实施“大孵化器”战略,不断完善创业孵化链条。创新型企业群体培育成效显著,全区累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91家,总孵化面积达到479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10家;建成创客空间33家,其中国家级9家;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科技孵化集群,打造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全链条孵化加速及产业化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2018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8家,突破2000家,瞪羚企业(含瞪羚培育企业)达到278家;科技部遴选的“瞪羚企业”总数116家,连续4年位列全国高新区前四。
(三)加速集聚高端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在生物岛加快建设,是广东省瞄准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将为省市和我区生命科学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围绕IAB、NEM计划实施,金发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聚华印刷和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两大国家级创新中心挂牌设立,推动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我区。目前全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2家,占全市(50家)近一半,已成为全省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地。
(六)构筑产业高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推进百奥泰产业化基地、无线电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知识城创新基地、省动物监测所干细胞非临床评价研究技术中心、瑞立华南总部暨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昭衍新药华南临床研究总部、铂思雅长效缓释微球制剂产业化、凯莱英医药集团华南总部、刘昌孝院士国际新药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等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工作,支持广汽移动出行、高性能轻型超轻型航空发动机、广州市大湾区虚拟现实研究院、势必可赢、越洋医药、昂科医药等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p#副标题#e#
产业基础排名第三:
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开发区把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立区之本,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密度最大的制造业重镇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是广州市工业“一哥”。全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40%,共拥有企业380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3500家,世界500强项目170多个。已建成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2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园区,平板显示、生物产业等4个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电子商务、智能装备等6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电子、汽车、化工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食品饮料、金属制造、生物健康四大500亿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找准突破口精确发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新增长极,通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目前,广州开发区已经成为广州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均达六成以上。
2018年1月,广州开发区在全国率先出台《IAB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区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超8000亿元,届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八成比重。未来将建成新型显示、生物医药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目前,区内正在建设五大价值创新园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创新园,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园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园。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今年7月10日,韩国LG显示株式会社(LG Display) 宣布,其在广州建立8.5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计划已正式通过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建设项目预计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广州一举拿下中国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建设世界显示之都如虎添翼。
这条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是LG Display继液晶模组工厂、LGD8.5代液晶面板生产项目之后在广州开发区投建的第三个项目,也是其在韩国本土外建立的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三代技术扎堆聚集,LG Display对这片产业高地情有独钟。
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发展IAB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主战场,目前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广州市比重均超过50%。在I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平板显示产业作为核心之一发展迅猛,规模全市最大,助力广州建设世界显示之都。
当前,该区正规划建设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在内的五大价值创新园区,其核心正是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生态的发展,优化整合资源利用,创造新的价值。
以LG Display模组厂和面板项目为例,带动了汉成电子、新谱电子、光一电子、LG化学、金发科技等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发展,周边分布着瑞仪、依利安达等从事平板器件制造行业的企业,集聚了台湾光宝集团、欧菲光、京信通信等大型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形成了一个上下游产业分工细密的平板显示产业示范区,从高端面板、模组到智能终端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不断强壮。
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世界级新型显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写入广州开发区今年党代会报告。到2020年,全区平板显示产业产值有望达到3000亿元。#p#副标题#e#
生物医药产业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全力建设以广州国际生物岛为研发核心、以广州科学城和广州知识城为产业载体的生物医药集聚区,产生了强大的产业集聚发展效应。世界级生物医药科研中心、技术平台、产业化基地、高端人才及产业联盟的持续聚拢,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向广州加速集聚。
目前,广州国际生物岛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70多家,形成药物研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医疗器械、大健康管理咨询等五大领域集群发展。其中,金域检验、赛莱拉干细胞、燃石医学等均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体组织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先后落户,搭建起以中以、中欧、中英、中美等多个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官洲国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和国际公寓成为重要的国际化地标和企业发展载体。
广州科学城是生物医药产业高度集聚区,聚集了香雪制药、万孚生物、冠昊生物、迈普生物、锐博生物、百澳台=泰生物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430多家,专业的生物医药孵化器12家,当中有众多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成长潜力巨大的创新企业。
中新广州知识城则规划建设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区,已布局了GE生物科技园、钟南山院士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疫苗产业基地、王晓东院士领衔的百济神州项目、施一公院士领衔的诺诚健华项目等众多顶尖项目。
而就在最近,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制药与化工公司德国默克公司与广州开发区签署协议,将在生物岛设立其华南第一家独立法人公司。瑞士制药巨头、全球最大的生物药物生产企业龙沙集团(Lonza)也与广州开发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入驻位于广州知识城的GE生物科技园。
从产业版图上可以清晰看到,以广州开发区辖内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创新板块为核心,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GE生物科技园、美国冷泉港广州实验室、赛默飞精准医疗中心等全球顶尖的生命科学项目渐次分布,一条产业带明晰显现,成为广州最核心的生物医药发展载体。在这个过程当中,广州也逐步完成了从产业生态到产业空间布局的蜕变。
数据显示,广州开发区聚集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超过600家,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占广州市60%,成为广州最核心的生物医药发展载体,并跻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国第一梯队,正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重镇,代表广州参与全球竞争。
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是广州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2017年,广州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规模约595亿元,其中该区221亿元,占比37%;全市销售额超亿元的69家机器人企业中,32家来自该区;全市16家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中,该区有8家;广州数控、广州启帆2家企业入选中国机器人10强(注:工信部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中国机器人TOP10”)。此外,该区还被先后认定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智能装备)示范基地。
目前,广州开发区经过多年的产业积聚,形成了涵盖上游高档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电主轴、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下游系统集成的智能成套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链,以及检验检测及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产业体系。
工业机器人本体方面,以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方面,主要有巨轮(广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数控、广州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启帆等企业。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广州瑞松科技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系统集成综合服务商,广州明珞的柔性总拼系统、焊接机器人集成系统在华南地区首屈一指。检验检测及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广州机研院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威凯检测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品综合检验检测机构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检验检测能力;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筹建中)、巨轮研究院、浙大工研院、聚华国家级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创新机构也相继成立。同时,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也正在建设过程中。
在细分市场方面,广州开发区涌现出一批装备智能化水平领先的单打冠军和独角兽企业。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广州数控是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成套机床数控系统供应商,从2000年起,连续18年在国内品牌数控系统中排首位;昊志机电的电主轴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中占有最大的份额。包装装备领域,达意隆包装机械是全球排名第三的液态食品与饮料整厂全自动生产线综合提供商,产品连续多年实现国内同行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珐玛珈公司研制生产的自动数粒包装线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木材细分领域,弘亚数控是中国板式家具机械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提供高品质、全系列的板式家具生产设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全年家具专用设备销售量超过1万台/套;卫星通信导航领域,海格通信自2003年起连续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我国军用通信、导航及信息化领域最大的整机和系统供应商之一;视源电子是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驱动板卡供应商,液晶显示主控板卡2017年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9%,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1%,持续10年市场全球第一。#p#副标题#e#
利用外资排名第三
对外贸易排名第四
广州开发区在国际招商工作中深度做好项目服务,结合各行业市场、技术合作需求,重点以市场推送、技术合作、股权投入等新方式开展招商工作,实现从项目的“引荐人”到“合伙人”理念转变,力争成为项目策划者、资源整合者、专业服务者、市场推送者。如发挥社会资本和国有资本的作用,与GE、百济均成立合资公司,组成经济发展共同体。通过政企合作共建、运营生物医药园区公共设施,开创了招商领域的全新政府-企业合作模式。
2017年以来,该区第一时间释放“政策红利”,带着四个“黄金10条”(制造业、总部、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和两个“美玉10条”(人才、知识产权)等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后续出台的金融10条、技改10条等政策走向国内外,积极对接境内外招商资源,陆续参加了2017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中国(广东)-英国(伦敦)经贸合作交流会、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主动对接2017年《财富》全球(广州)论坛路演等活动,“走出去”打好投资推介组合拳。
同时,在企业项目落地上推行“一窗式集中审批”政务集成服务,加快了外资利用的效率。其中GE生物科技园的审批、建设各环节速度屡创记录,在国内外同行中为我区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口碑。
得益于这一系列工作的扎实开展,广州开发区2017年新引进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背景的投资项目10多个(GE生物科技园、LG OLED、百济神州生物医药、玛氏箭牌、宝洁数字中心、日立系统、卡斯马汽车、赛默飞科技、冷泉港实验室、捷普精密工业等)。总体来看,全区外资产业发展呈现项目的产业结构优化,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总部、现代服务业过渡;具有集聚效应的项目突显,龙头项目的“含金量”更加明显;引进创新价值的产业科技园、创新基地等新业态,以“价值园区”新模式促进产业创新这三大特点。
据统计,2017年,广州开发区新设外资项目117个,同比增长27.2%;合同外资2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2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一、国家级开发区前三。2018年以来,全区新增外资项目51家,同比增长78.3%。合同利用外资31.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41亿美元,完成市下达年度实际利用外资指标的100.05%,外资利用位居广州市第一、全国开发区第一。
在对外贸易领域,广州开发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加强中以科技创新合作、中沙产能投资合作、中新知识产权合作和中俄金融合作,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推进“模拟自贸区,比照自贸港”,探索索“‘一带一路’(铁路)+跨境电商”新模式,实现贸易畅通。截止11月,今年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9.09亿美元,占广州市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的50.39%,占据广州市半壁江山。
为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依托中国(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引进京东、苏宁易购、小红书等知名平台,鼓励企业开展平行车进口业务;另一方面推动知识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同时积极推动通关环境改革,近日,黄埔海关在全国率先推出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模式,极大减少了货物堆存的时间和费用。
据统计,截止至11月,今年广州开发区进出口总值25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6%,出口总值1102.34亿元人民币;进口总值140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9%,进出口总值位居全市第一。近日,对外贸易在2018年国家级开发区考核评价中排名全国第四,居全省首位。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广州开发区获批成为首个“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目前,该区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正在联合中科院研究建立全国首个区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努力为特大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探索新路、提供鲜活的“广东经验”。
(一)跑出最快审批速度,打造企业服务“高速路”。针对企业吐槽的审批“万里长征”,在不破红线、不闯红灯的前提下,大胆削“繁”、治“拖”、破“堵”。实现时间最短。设立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集中承接8个部门审批职能,只进一扇门,只盖一个章,推动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相分离,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审批时间大幅压减,企业投资项目从原来11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财政投资项目从466个工作日缩短至75个。实现程序最简。印发“信任审批”、“来了就办、一次搞掂”等改革方案,推行预约审批、订制审批、集中审批、分类审批、现场审批。在全国首推“秒批”政务服务事项,涵盖14个部门223个事项。实现涉企证照“44证合一”,企业开办1天内搞掂。实现成本最低。对企业反映集中、审批量大、专业性强的审批服务事项,由区财政统一购买服务,切实为企业“降成本”。改革后,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平均只需提交4.8份材料,信任审批只需提供1份材料。
(二)推出最强制度供给,打造企业投资“引力场”。以制度创新破解企业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打造“企业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推进政策创新集成。率先推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4个引资引技“黄金十条”政策,以及人才、知识产权2个“美玉十条”, “金镶玉”政策组合拳深受企业好评。去年以来,吸引上千家企业来区考察,签约175家,总投资3300亿元。推出民营经济“十八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广州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在政策、融资、营商环境等方面解决实际困难,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十八条”,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全面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推动企业筹建大提速。出台全国首个“信任筹建行动方案”,实现从“室内审批”到“现场审批”、从“图纸作业”到“实地指导”转变。迈出“一个月审批、三个月交地、六个月动工”快节奏,一批重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三)创出最优法治环境,打造企业发展“防护林”。着眼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打响知识产权品牌。该区作为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聚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专业机构64家,成为国内知识产权要素最齐全、链条最完整的区域,大力鼓励和保护创新。打响信用黄埔品牌。深化“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率先推行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率先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实现属地企业信用和产品质量全程实时可监督、可追溯。打响政策兑现品牌。将全区13个业务部门、58项政策、258项政策事项归口“一窗”兑现,承诺兑现时长不超34个工作日,实际平均时长10.5个工作日,最短8.5个小时,提升效率4倍以上,2017年以来完成17000多宗政策兑现事项,惠及近5000家企业。打响“美丽黄埔”品牌。高水平建设城市客厅,打造精品城市家具,实施景观亮化工程,点亮“月亮经济”;高质量承接全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试行更新改造单元制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开工建设改造项目29个,开工面积约48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攻坚克难推进征地拆迁和查违拆违,完成征地3900亩、拆迁9.7万亩,查处各类违法建设4000多宗,“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广州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接下来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部署,牢记立区初心,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再次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誓将营商环境改革进行到底,以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铸就高质量发展,将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的一张新名片,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