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广东广州:高质量发展•看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26 16:46:09 来源:中国报道

6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发展·看科技”新闻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报道) 6月2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发展·看科技”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黄埔区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本次发布会并介绍该市科技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孙翔介绍:

广州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的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市场化企业支持体系,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构筑“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助力广州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设立科创母基金,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持续发挥母基金的放大效应

市政府出资50亿元设立科技创新母基金,吸引深创投、高瓴资本、软银中国、德同资本、国投创业、武岳峰、光速中国、联想创投、元生资本、元禾原点等国内优秀的创投机构参与申报,“优中选优”完成6批次子基金遴选,遴选出89家拟合作机构。截至5月31日,母基金累计投资24只子基金20.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实缴出资186.59亿元,放大9.01倍。

科创母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

截至5月31日,母基金合作机构投出255个项目、119.30亿元,其中投资中小微企业共202个、投资金额共63.83亿元,分别占子基金已投项目数量和总金额的79.22%、53.50%。

科创母基金依托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以投促招”“以投促引”,成功吸引一批成长性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具备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落户广州。其中,引入求臻医学、微岩医学、惠正奇、镔铁生物、博盛医疗、德睿智药、博睿康、英美达等11家生物医药企业落户黄埔、天河、南沙,充实广州医学检测、医疗器械制造、创新药研发领域技术实力;引入悦鲲环保、穗氢科技等2家企业落户黄埔,完善广州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布局。

广州将从政策、税收、资金、人才、土地、市场等方面做好暖企工作,为企业增信心、稳预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创新,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学明介绍:

加强内涵建设,人才培养优起来

着力提升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目前,广州市属高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1所,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2所,新增设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市属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所,入围省高水平及以上建设项目数全省第一。近三年,市属高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总决赛中斩获金奖9项、银奖20项;职业学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1个,培养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梁智滨、陈子烽,全国劳动模范曾俊钦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强化科教融汇,专业体系强起来

瞄准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着力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市属高校现有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1个、前1%的学科18个,2022年市属高校共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及横向项目合同626项。广州医科大学作为核心单位参与组建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大学获批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两个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碳中和与气候变化等研究生专业,今年将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等3个本科专业。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围着需求转”的思路,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等专业布点。目前中、高职专业基本对接我市21条重点产业链,其中对接制造业的专业占比分别达到42%、45%。

创新育人模式,产教融合快起来

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打造了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在学校端:职业学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33个(其中2个国家级,4个省级),实现市属学校全覆盖,广州市智能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进入教育部遴选。

广州市黄埔区一级调研员杨家伟指出:

围绕产业链、前沿技术等布局平台建设,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近年来,黄埔区围绕生物医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前沿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和建设各类科研机构。目前,黄埔区集聚了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集成电路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处在全国前列。

同时,依托各类研发机构构建研发、中试、转化的完整链条。例如,依托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同步建设成果转化基地,打造“黄埔轮胎”产业化公司;联合广纳院建设“中国纳米谷”,实现5G滤波器等项目建成投产等。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抢占高端产业市场份额

黄埔区充分发挥多元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研院所与高校、企业共建成果转化类、产业创新类创新平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孵化”。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达6.1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导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每年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个、投产20个以上,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超过200家,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多个突破性产业化成果。例如,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众生睿创研发了国际首款拟肽类单药3CL抗新冠病毒一类创新药来瑞特韦片。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模式,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联合技术攻关

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科小-高企-瞪羚-独角兽”培育链条,打造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08家,创新型产业空间超过1000万平方米。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数量居全国经开区第一,其中千亿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百亿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54家。全区汇集院士超百人,高层次人才总数超千人。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强调: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决策部署,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从2020年的15.5%和59.7%,逐步提升至2022年的19.5%和61.6%。在5G滤波器、车规和通信半导体、燃料电池膜电极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首创成果,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引领产业发展。例如,广汽埃安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超1000公里量产车、广汽传祺M8、小鹏汇天X2 新型飞行汽车、奥翼电子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显示屏、文冲船厂全球最大双层变轨滚装火车船等。具体做法如下:

创新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产业提升专项行动

出台一系列政策,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的需求,以“平台受益、企业受用”的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性基金“补一点”,企业为解决方案改造“出一点”,平台在全过程技术服务中“让一点”,引导“四化”平台为我市企业“四化”转型提供“评估、规划、实施、优化”全流程专业服务。遴选发布首批45个“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建设“1+2+N”数字化转型平台赋能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五大传统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了博创智能、华凌制冷等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级绿色制造工厂、5G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

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打造“两中心”“两试点”“一平台”“一示范”制造业创新平台体系,在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中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新型储能、工业软件等领域布局建设了1家国家级和1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居全省第一;累计培育16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34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对落户我市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支持(例如:按创新中心实缴注册资本不超过30%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按项目总股本30%给予直接股权投资支持,最高不超过1亿元)。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孵化企业、项目融资、试验验证等方式,以市场化手段将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例如,广东聚华印刷及柔性显示中心的大尺寸显示屏印刷制备进度世界领先,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前端系统创新中心打造了首台国产超高清转播车,促进了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发展。

大力推动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

进一步发挥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重要作用,支持引导企业开展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按不超过新设备购置额的20%进行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5000万元,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生产规模。在省级财政资金奖补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资金坚持“补强”“兜底”,对符合条件但未享受省奖补的项目坚持同一标准予以奖励,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额外比例奖励。近三年来,省、市专项资金每年扶持资金超过6亿元,累计扶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超600个。

推动重大创新产品示范应用

通过实施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首”政策,滚动修编《广州市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和《广州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对符合目录的首台(套)重点产品、首批次产品按其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有力推动我市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实现一系列重大装备、新材料、新软件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升我市优势产业关键装备、核心元器件和关键材料自主能力。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