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广东东莞:四大创新护航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05 15:26:25 来源:中国报道

(梁浚锋供图)

中国报道讯 (黄楚芳 实习生张天泽报道) 6月5日,2023年东莞市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2022年度东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通报去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

根据公报,2022年,东莞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每立方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为优,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为88.9%;城市区域噪声处于三级(一般)水平;生态环境状况良好。2023年1-4月,全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稳中向好;截至5月31日,东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4%,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

东莞环境大变样,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持续增加,一大批国宝级鸟儿接连现身东莞,仅2023年以来,就观测到野生白鹇、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尤其是今年4月,还在谢岗发现了5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彩鹮,这不仅刷新了东莞鸟类野外观测的记录,也是东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佐证。

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东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东莞市守正创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主要呈现四大亮点。

创新制度,出台全国首个地市级美丽河湖建设与评定技术方案

为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水文章”,突出河湖保护的示范引领作用,首批“东莞市美丽河湖”申报评选工作自2022年底开始,经过自评、专家复评、公众满意度调查和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充分展示了东莞美丽河湖建设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部今年4月在官方公众号上发表专题文章《解读!东莞市美丽河湖评定体系有哪些亮点?如何指导地方实践?》,高度评价《指引》的出台填补了地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美丽河湖评定空白、构建了科学合理、动态评优的评价体系、发挥了顶层设计下的基层创新。

创新立法,施行全国首部零散工业废水管理地方性法规

《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于2022年10月31日由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2022年11月30日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东莞市为顺应东莞产业需要、帮助东莞企业纾困解难而提出的一项创造性制度,是全国首部关于零散工业废水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创新执法,利用高科技精准打击非法排污

近年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运用走航车监测、无人机巡查、FID/PID检测、管道机器人探测、激光雷达扫描等精准溯源污染物,让“科技型”“隐蔽型”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实现从“人海战术”转变为“科技赋能”,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去年9月,有生态环境分局多次收到群众投诉,反映某小区周边异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该小区周边企业数量多,异味来源排查确认非常困难。生态环境分局借助大气立体走航监测车,分别于早上10时与晚上6时起在小区周边区域进行三小时走航监测,共发现5家问题企业,查封2家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涉气企业,群众反映异味问题基本消除。

市生态环境局呼吁,广大企业一定要守法经营,在强大的高科技设备面前,一切违法行为都将无所遁形。

创新激励,评选环境管理示范企业带动环境治理能力提升

2022年以来,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及各生态环境分局,在塑料制品、制鞋、家具制造、机动车维修等12个行业选树“环境管理示范(标杆)企业”,通过榜样在减污降排、绿色制造、环保规范化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市企业环境治理能力和环保管理水平。经各生态环境分局推荐,相关行业专家现场评分,评审小组审核等程序,最终共有两批次合计106家企业入围东莞市环境管理示范企业名单。获评企业在规定时限内获得优先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大气专项获评企业纳入应急减排豁免单位、企业自主采取减排措施、获“东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正面宣传打造环境管理示范企业形象等激励政策。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丰富多彩

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今年市生态环境局以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月为契机,邀请宏远篮球队明星球员徐杰担任首届“东莞生态环境公益大使”,全网发布公益宣传片,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首届东莞“无废城市”建设文化节、“无废城市杯”篮球联赛等主题活动,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讲座展览、生态游戏和自然体验活动,结合全国低碳日与碳普惠平台共同组织低碳徒步活动。6月5日当天,启动“鸟瞰绿美东莞 绘就湾区生态”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并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观鸟联盟,全方位呈现东莞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